歡迎來到無錫物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資訊  >  行業新聞  > 江陰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比例達到99.8%

    江陰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比例達到99.8%

    2020/3/10 16:06:34

    來源:互聯網

      【編者按】 “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防控工作,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提出明確要求。24日,市委常委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基礎上,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達產增效,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一個個關鍵指標,顯示出各板塊爭分奪秒安全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力爭把被疫情耽誤的工期搶回來的決心與信心。減流程、提效率,一項項實篤篤的“暖春”惠企政策,幫助企業消除顧慮、輕裝上陣。戰鼓聲聲,春潮涌動,產能恢復的步伐正有序提速。

     江陰市 返崗包車“搶”回近3000名員工

      截至24日,江陰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比例達到99.8%。已基本實現規上工業全面復工。2月23日,該市工業復工復產電力指數為71.7%,趨勢向上,其中有近1/3的工業用電用戶的日用電量已達到春節前水平。

      “如何幫企業解決用人困難,從年初三就已經開始謀劃。”江陰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前前后后8輛車接回了186名員工,其中有37位是現場報名的新人。”截至24日,江陰客運已為云蝠集團等20余家企業接回返澄員工2900多名,組織向安徽、河南及山西等地開行點對點定制包車164班次。

      服務企業復工復產,江陰各部門各顯神通。該市發改委(信用辦)啟動企業信用網上申請、在線核查渠道,開展企業信用“在線查”服務;江陰海關通過指導企業利用單一窗口無紙化申報渠道辦理減免稅業務,讓企業盡快順利通關……一個個實篤篤的“暖春”惠企政策成為了江陰復工復產企業的“及時雨”。

     宜興市 全流程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截至目前,宜興已復工企業達到9527家,除個別企業停產整頓外,其他規上企業全部復工。

      為加快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宜興在為企業派駐駐廠聯絡專員的同時,創新應用相關信息化平臺,打通外地員工返崗、物流運輸車輛入宜等關鍵環節,實現數據、管理、生產工作閉環。各鄉鎮、園區外聘專業技術人員成立數據統計工作組,通過電腦建模、人工復檢等多種形式,每天對各網格摸排數據進行分析比對和研判匯總,全面了解企業務工人員返宜情況、流動信息等,掌握第一手數據資料,并將這些數據成果反饋至相關企業。

      據了解,近日,宜興還出臺了穩就業保用工實施意見,通過開展“點對點”包車服務、發放以老帶新獎補、發放自行來宜交通補貼等五方面舉措,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梁溪區

      截至24日,梁溪區2210家工業企業復工,占全區所有工業企業的85%,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主要行業復工復產電力指數中,高壓工業客戶復工數量占比達到80%。工業企業目前總產能恢復率達90%。

      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是梁溪區規模最大的工業企業,區工信局落實專人對接工廠,為其協調辦理運輸證33張,解決了產品出不去、零部件進不來的問題,企業目前總產能恢復率達98.5%,人員復工率達96.5%。

      梁溪區通過“政企通”摸排工業企業對“錫‘惠’二十條”的需求情況,已累計收到228家企業245條需求,其中:企業需求新增融資4.31億元、轉貸2.54億元、稅款減免1558萬元、延繳稅款1067萬元、緩交社會保險費3375萬元、減免中小企業房租2127萬元、就業補貼293萬元。區工信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解決“融資難、用工難、運輸難、配套難”等突出問題。

      “暖心”之策助企業盡早恢復

     錫山區

      截至24日,錫山區6700家工業企業復工,占全區所有工業企業90%;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截至23日,主要行業復工復產電力指數中,工業用電大戶的復產指數是75.96,現在產能已恢復到以往的75%。

      復工之后看產能。“現在已恢復到以往的生產水平,”江蘇知原藥業廠區2月10日復工,現在生產線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已全員運作。

      指數攀升折射企業發展的“勁頭”。近期,錫山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出臺強力助推企業復工達產的“錫山八條”、支持企業用工的保障政策、支持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政策等服務企業的“暖心”之策。同時,還推出定制包機、定制專車保障員工返崗等“暖心之舉”。據悉,錫山區把重點工業企業進行“復工、初步復產、基本復產”三類進行分類統計,并通過“駐廠通”平臺每日匯總“駐廠專員”收集的問題,加快予以解決幫助企業盡早恢復“如常”。

      惠山區 “保姆式”服務助力有序復工復產

      截至24日,惠山區7870家企業復工,占比超過90%,預計月底全部復工。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復工970家,占比100%。主要行業復工復產電力指數中,工業用電大戶的復產指數是71%,復產進度總體上穩定有序。

      日前,惠山區在走訪凱龍高科、安井食品等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時,主動為這2家企業帶去共605萬元的現代產業政策扶持資金,幫助特殊時期的復工復產企業渡過難關。據了解,惠山通過建立健全企業聯絡員制度,新出臺《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用工的八條政策意見》,開通應急綠色服務通道,為員工返崗、企業復產提供物資、住宿、物流等全方位保障。

      《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用工的八條政策意見》實行后,金球機械成為首批受益者之一。公司負責人表示,政策鼓勵企業采取包車形式“點對點”將員工接回企業上班,費用由政府全額補助,并且為員工提供臨時住所,可謂是全方位“保姆式”服務。

      濱湖區 “一企一策”做好個性化服務

      截至24日,濱湖區3387家企業復工,其中,434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主要產能上,企業復工平均產能恢復約60%,主要行業復工復產電力指數中,高壓工業客戶的復產指數是74.51。

      位于蠡園開發區的中科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目前正全力以赴組織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儀芯片的研發生產,首批1萬顆芯片已經交付。行政部負責人鄧勇介紹,在復工初期,中科芯推出特別措施:公司賓館——“薈芯苑”向江陰、蘇州等地員工開放,減少跨市來回不便,公司接待用車同時改作上下班定制班車,全力保障復工員工出行需要,推動公司產能快速提升。

      為助力企業快速復工提升產能,濱湖區除了出臺一系列剛性承諾,同時做細企業服務,落實各項幫扶舉措,對企業復工后可能面臨的人員不足、運輸物流不暢等問題進行分門別類、充分研究,通過“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做好溝通協調和個性化服務。

      高新區 助力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上“站穩腳”

      以高質量復工復產穩外貿,確保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上“站穩腳”。2月7日深夜,區商務局外經貿處接到億騰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的一通復工求助電話。2月8日一大早,區商務局外經貿處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企業歸屬地梅村街道,服務專員張帆二話不說,馬上“接單”,全力以赴協助企業辦理復工相關手續。

      為助力外貿企業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高新區商務局啟動綠色通道、專人服務、確保外貿發展資金迅速到位,第一批已撥付到位636.9萬元,第二批1065萬余元也即將撥付到位。主動對接因疫情無法出國參展的企業,搜集企業實際受損情況,幫助對上積極爭取扶持政策。多措并舉,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穩外貿工作。

      截至24日,高新區各類復工企業達到8200家,5302家工業企業100%復工,845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產,百強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為75%。21日,主要行業復工復產電力指數中,高壓工業客戶復產指數89.25,全市最高。

     經開區 為企業復工復產搬除“絆腳石”

      截至24日,經開區有658家工業企業備案復工,其中76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產能恢復約7成。

      復工之后關鍵在于達產。經開區轄區內不少企業外地員工占比很大。復工之初受疫情影響,這些人員返錫難,返錫后還需接受隔離觀察。員工難以迅速返崗使企業在復工后無法迅速恢復產能。積極和企業對接確定重點人員名單,在高速口做好人員轉接……經開區針對企業呼聲迅速做出反應,用一波“硬核”操作踐行“兩手抓、兩不誤”。

      人員返崗后,原料、配件運不進來,產能無法快速恢復。經開區緊急開辟“綠色通道”,建立起生產經營企業、物流企業、交通卡口聯動機制,根據政策的變化第一時間為企業申領相應的通行證,打通物流運輸“腸梗阻”。下一步,經開區還將對一批產業扶持項目、人才項目提前兌付扶持資金,為企業復工復產搬去資金“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