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1 22:40:54
來源:互聯網
奮斗的人生最美麗!這個勞動節,從江蘇省總工會傳來好消息: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成為我市市級機關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把工作做到完美,讓優秀成為習慣。無論是在建設產業強市的排頭,還是在疫情防控的一線,還是在復工復產的現場,112名工信人都在奮力踐行著——
“一切為了企業、為了一切企業、為了企業一切”。
近年來,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踐行“三個一切”的服務理念,不斷強化使命擔當,奮力爭當領跑先鋒,圍繞服務企業、管理行業、發展產業務實開展工作,受到了企業和基層的廣泛好評,為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高質量發展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2017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被評為市級機關部門(單位)績效管理和作風建設二十佳單位。2018年,在市級機關單位綜合考評中,名列綜合執法組第一。2019年,獲無錫市五一勞動獎狀。
建設“強富美高”新無錫彰顯作為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入貫徹落實產業強市主導戰略,聚焦工業經濟穩增長,積極作為,著力狠抓目標管理,做好增量培育,健全運行監測分析體系,全方位、多角度反映運行動態,為領導提供決策參考。2019年,全市全年完成規模工業產值17590.9億元、同比增長8.2%,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3753.2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均列蘇南第二。
聚焦擴大有效投資,扎實推進舉措落地,實施新一輪“千企技改”提升工程,健全項目跟蹤推進工作機制,實施項目分級推進通報、會辦、督查、考核機制,建立項目專員制,全力促進投資穩定增長。2019年,完成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0.4%,增速列蘇南第一。
聚焦企業培育,構建聯系服務企業工作制度,加快建立以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骨干、創新服務平臺為支撐的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生態體系,全市14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30家企業入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均列全省第一。
堅持不懈打造產業競爭優勢
全力以赴拓展制造業規模能級,以先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為主要抓手,錨定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核心區、技術創新先導區目標,出臺《加快先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積極推進物聯網、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16個先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集群和5g產業等4個未來產業集群發展,加快構筑無錫自主可控現代制造業體系的“四梁八柱”,全市超千億元產業集群達8個。
實施造鏈、強鏈、延鏈、補鏈工程,繪制重點產業集群產業鏈圖譜和招商指導目錄,為產業鏈招商提供精準導向。鞏固物聯網產業先發優勢,搶抓區塊鏈、集成電路、軟件設計等配套項目的引進和培育,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矩陣。
物聯網產業已成為無錫新興產業發展的城市標志,產值規模占全國的1/4;無錫成功獲批建設全國首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物聯網產業集群進入國家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決賽;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位居江蘇省第一、全國第二;連續多年高水平舉辦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世界物聯網版圖上烙下了鮮明的“太湖印記”。無錫市被評為“促進制造業創新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等工作成效明顯的地方”,受到省政府辦公廳通報激勵,并作為全省唯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效明顯市,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激勵。
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善作善成
多措并舉盡心盡力打造創新驅動引擎,出臺《無錫市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實施意見(試行)》,全力支持先進封裝與系統集成創新中心、物聯網創新中心兩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申報國家級中心。
加快推進國家(無錫)先進技術研究院、江蘇省信息技術創新聯盟等一批創新載體,培育一批企業技術中心,實施一批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以科技創新的“百花齊放”牽引先進制造業實現“萬馬奔騰”。累計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6家,入選全國質量標桿示范企業3家、居全國地市級第一。
握緊資源績效“金鑰匙”,深化工業企業資源利用績效評價,加快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扣綠色制造,積極打造綠色工廠,15家企業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企業中標工信部綠色制造供應商。2019年,全市規上工業產值能耗下降7.6%、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7.2%,加快淘汰落后低端產能,全市關停化工企業116家,超額完成目標。
深化“兩化”融合精益求精
聚焦重點把智能制造作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出臺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發布全市智能制造水平評價規范,推廣普及智能工廠(車間),加快推動企業生產經營方式向智能化轉變,累計建成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應用項目10個、省級智能工廠2家、省級智能車間124個,中標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項目3個。
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以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和“上云”工程為依托,著力構建以“工業大腦”為帶動的新型制造組織體系,新增國家工業互聯網四星級平臺2個,國家二級綜合性標識解析節點上線運行,無錫高新區入選省首批“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基地。
堅守安全底線見行見效
樹牢安全發展理念,成立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安全生產風險研判會,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加強安全生產宣傳,創新宣傳方式方法,拓展宣傳渠道平臺。扎實開展化工、民爆、船舶修造三個行業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持排查見底,不留死角、盲區,不留隱患風險,堅決消除安全薄弱環節。推動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大安全投入,改進安全管理方法,提高全員安全素質。
無難事、悉心辦服務發展盡心竭力
全心全意厚植營商沃土,賦能工業高質量發展。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迅速建立上下聯動、橫向互通、快速響應、動態服務機制,對重點企業實施派駐指導,扎實做好應急物資保供、企業復工、應急融資等工作,為復產、穩產、增產保駕護航。
加強政策引導,修訂現代產業發展政策意見,出臺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政策意見,全年市級工信領域現代產業發展資金共兌現5.15億元。狠抓融資保障,進一步優化轉貸應急資金、“錫信貸”業務,全年為我市中小微民營企業有效減負融資成本約1.47億元;全年新增制造業貸款140.17億元,余額和增量占比均居全省首位。
轉變作風走在前列
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嚴格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意識形態、機構改革、選人用人、黨風廉政和黨建帶工建等各項工作有力有效開展,形成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了事項按時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100%,窗口服務零投訴。
疫情是對治理能力和服務意識的一次考量,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企業防控組,用高效、貼近、務實的作風,護航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一組數字印刻了100多天來的付出和努力:
數字說:疫情下的工信“效率”
累計辦理國務院及國家工信部、發改委等部委來函協調企業復工104家;
辦理上海、浙江、安徽、廣東等省市商調企業復工82家;
累計辦理轉貸應急業務277筆,使用轉貸應急資金21.7億元;
建立蘇錫常通泰五市道路運輸協作,辦理市域道路交通通行證1427張,保障入錫重要物資運輸車輛4500余車次;
開發上線“無錫市企業供需對接服務平臺”,注冊企業達600家;
提升“外貿小微貸”產品單戶貸款額度,為30家企業發放低息貸款8967萬元;
為361家企業發放免費保單,承保出口額28.4億美元;
向超過5萬家企業發放企業穩崗返還資金7.3億元,惠及職工83.6萬人次;
開通疫情防控期間復工企業貸款綠色通道,協調國開行江蘇分行等26家銀行為71家企業新增信貸投放共計23.6億元。
“無難事、悉心辦”是無錫營商環境建設傾力打造的品牌,身處服務企業第一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直面的是企業最真實也是最急迫的需求,施政要精準、響應要迅速、服務要切實。一邊是為了高質量發展要“效益”,一邊是悉心培育企業成長,從企業的反饋,最能感受到政府和企業這份守望相助的溫度。
企業說:政企服務的工信“溫度”
無錫市宇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疫情期間,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派專人駐廠,協調配套企業復工。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期間,物流企業還沒復工,多虧工信部門幫助協調生產所需的松緊帶、鼻梁壓條、熔噴布等原輔材料的采購。
紅豆集團:疫情期間,分管副局長帶隊掛鉤服務企業,在幫助企業快速形成緊急防疫物資防護服、隔離衣、口罩等生產線的同時,積極幫助解決員工復工、應急備案許可、原材料、生產設備采購,物流運輸等問題。
無錫黎曼機器人有限公司:市工信局多次開展政策宣講、入企輔導等活動,同時,組織了大量銀企對接、中小企業管理提升系列培訓、產業配套協作會等活動,幫助企業解決了實際困難、提高了管理能力、拓展了業務渠道。
無錫信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市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協會在市工信局的幫助下,積極組織多項貫通工業產業鏈的展會,幫助協會成員單位與行業上下游企業進行更加深入的溝通;在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等大型展會中,為無錫市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協會專門劃分團體展會位置,增長了企業見識,彌補了企業自身以及產業鏈的不足。
熱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