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運河不老,南長街無恙。
昨晚,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百姓俗稱南長街),“水弄堂”槳聲欸乃,光影婆娑;潺潺運河水畔,食肆顧客盈門,滿滿人間煙火氣;清名橋上,熙熙攘攘的游客欣賞著古樸中充滿活力的江南都市夜景。統計表明,即使在國慶長假之后,南長街每天人流量仍達15萬人次。
居高不下的人氣也為商家帶來了財氣。星巴克南長街店一座難求,成為華東地區業績最好的分店;在河對面南下塘街上的花小蟹餐廳更是網紅店中的“人氣王”;就連鬧中取靜的幾家書店,近期的營業額也是直線上升。
據統計,今年國慶黃金周8天中有2個雨日,南長街上的清名橋古運河和南禪寺兩個4a級景區共接待游客近300萬人次,占全市接待總量的1/3,與去年國慶節7個大晴天的人流量基本持平。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單日客流同比最高增幅達33.97%,坐船暢游古運河“水弄堂”的市民和游客更是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各項經濟數據遙遙領先于全省、全國水平。南長街的夜經濟和假日經濟再次跑出了“加速度”。
南長街已成為市民和游客喜歡反復打卡的地方,人氣爆棚而又能歷久彌新的奧秘是什么?
“既找得到鄉愁記憶又看得到時代芳華,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真正做到了文商旅融合,三線并進。”江蘇古運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琳道出了南長街與國內眾多網紅街的最大不同。在南長街,有古老的運河、歷史街區與年輕時尚的碰撞,有城市溫度與情感療愈,有傳統藝術、現當代藝術、街頭藝術,乃至5g直播間等新穎傳播手段等多元文化的共生共榮發展。因此,歷史街區可以被各個年齡層次的人接受。歷史街區在規劃之初就定位為文商旅并重,規定街區招商必須有相當比例的文化業態,即使在經濟壓力最大的時候,都沒有動搖過這個理念。
節前,喜好美食的上海人小張得知大眾點評“必吃榜”將南長街列為全國50條特色“必吃街”,特意在節日里帶著父母來此當一回“美食家”,沒想到真正吸引他們的是這里的文化氣息。“古運河、清名橋本身就不用說了,橋堍山海美境邱啟敬玉雕展示館門前的雕塑就是一幅當代的倪云林山水畫,太有創意了;站在橋上,我看到不僅是美不勝收的燈光秀,更是無錫3000年運河史的展示。”小張贊不絕口。
從8月8日起持續至今的“今夜梁宵”消費促進活動,在南長街圍繞“夜購、夜食、夜游、夜娛、夜秀、夜讀、夜宿”等主題,做到移步換景,處處有特色,已成為國內有相當知名度的夜經濟品牌。
“9月初舉辦的運博會開幕式進一步提升了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尤其是夜游運河與水岸演出的融合令人驚艷,有些演出項目被保留至今,讓市民和游客享受到別樣的江南運河夜生活,文化更有了煙火氣。”梁溪區文體旅游局局長吳樹說。
正是有了文商旅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喜人格局,讓精神愉悅成為逛南長街的動力源泉。未來,南長街如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又如何提升市民和游客的獲得感?據悉,錫鋼浜游客集散中心即將啟動建設,屆時歷史街區的南端不僅有一座具有高端時尚工業風的大型文旅綜合體,更將成為錫城規模最大的水上游客集散中心,在提高承載能力的同時,可有效分流南長街北端牌坊入口處的人流,使整個街區人流更加均衡。同時,古運河公司在著力打造“智慧景區”以提升游客舒適度的同時,不斷出新,開發游船夜宴等旅游項目,滿足游客的新鮮感。
江南古運河旅游度假區管理辦公室正在制定《梁溪區“十四五”江南古運河旅游度假區發展專項規劃》,爭取用3至5年時間,將以“千里運河獨一環”的環城古運河和“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的歷史街區為核心的古運河旅游度假區打造成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展現一個古韻今味的老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