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21:48:15
來源:互聯網
精心“策劃”一系列場景“無中生有”,上網搜索舉報信模板“移花接木”,誣陷干事者,以泄私憤,自以為手段高明,沒想到被公安機關“一舉拿下”。2020年10月11日,岳惠芳、周曉偉因涉嫌誣告陷害罪,被無錫市公安局新吳分局立案偵查并刑事拘留;2020年10月15日,陸欣因對他人誹謗,被宜興市公安局行政拘留七日。
近日,無錫市紀委監委、宜興市紀委監委會同公安機關,依法查處了兩起企業人員誣告陷害公職人員的案件,及時有效剎住了這股歪風邪氣,釋放了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的信號,大力營造干事創業良好的環境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企業發展不如意,“矛頭”指向主管公職人員
“我跟舉報的某領導不認識,也沒有任何交往,寫信誣告,純屬一念之差的‘慪氣’。”刑拘在無錫市某看守所的岳惠芳面對前來提審的辦案人員,將“誣告”和“慪氣”簡單地聯系在一起,但這個初中文化的綠化公司老板還沒真正認識到:不懂法律又意氣用事,后果是何其嚴重,等待他的將是鐵窗生活。
直接導火索是岳惠芳和其妻子堂弟周曉偉的一次酒后閑聊。工程進度未按時完成,余款支付延后,綠化項目招標中標率降低……這兩年接踵而來的生意不順、走低谷,讓某園林綠化建設有限公司負責人岳惠芳心存不爽,對無錫某開發區領導產生怨恨,認為是該領導故意刁難,延遲結款,還將由街道負責的項目改由區里負責,自認為降低了中標的概率。得知該領導可能要提拔的消息后,“舉報他,出口氣,讓他吃苦頭!”的念頭隨著酒勁滋生。
企業發展不如意,不從自身尋找問題,反將“矛頭”指向制定政策或是負責相關工作的領導干部,鑄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慘痛后果。
無獨有偶。10月20日上午,在宜興市某拘留所見到陸欣時,他眼睛發紅,面色凝重。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進拘留所這幾天,每天都在反省,萬分后悔自己干了這么‘愚蠢’的事,腸子都悔青了。”再次見到辦案人員時,陸欣難以控制情緒抽泣起來:“祖上三代都沒有進過這里!沒想到自己給抹了黑,以后做任何事都要切記不能違法、犯法。”
陸欣的廣告公司原本一直與宜興市某國企有較多的廣告、工程業務往來,但在2019年7月,該國企依據《江蘇省國有資金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規定,將有關項目交由其下屬子公司承接后,陸欣廣告公司的業務隨之大幅減少,生意開始走下坡路,陸欣因此懷恨在心,思來想去,將原因歸咎于提出該建議的該國企綜合辦領導。當他得知該領導可能提拔的消息后,自認為機會來了,決定捏造事實寫舉報信“壞他的事”。
泄私憤不擇手段,“策劃”場景捏造“真相”惡意誣告
蓄意捏造事實誣告,如何看起來更真實?岳惠芳、周曉偉動足了歪腦筋,“策劃”收集了有場景、有細節、有圖像的“證據”。
2020年9月16日,周曉偉從早到晚,整整忙了一天一夜。上午,他受岳惠芳指使,先到姐夫經常光顧的南長街某場所門外拍了兩張照片,編造為該領導經常出入的私人會所;又去惠山區某學校門外拍了兩張外景,編造為該領導照顧某公司的工程。
隨后周曉偉趕回岳惠芳公司辦公室,兩人又從網上找來舉報信范文,將被舉報人改為該領導,舉報事項改為某工程項目,加入岳惠芳個人臆造的內容,連同周曉偉所拍照片,一起制作成該領導與工程中標公司有利益關系、出入私人會所、收受巨額賄賂、生活作風混亂等內容的6封匿名舉報信。
寄信也很有“講究”。周曉偉在網上搜到了江蘇省政府的所在地。當天17時44分,他乘高鐵去南京,在北京西路一郵筒投遞了3封舉報信給江蘇省紀委監委,“距離近,省紀委會很快收到信,”對辦案人員的訊問,周曉偉這樣答復。21時40分,他乘火車從南京返錫后,開車至新安街道向郵筒里投了3封寄給無錫市紀委監委的舉報信,當時已經是22時22分了,“這樣可形成‘雙保險’”。但可笑的是,6封舉報信都沒貼郵票,郵編也沒寫,“我根本就不知道寄信還要貼郵票,”從小到大沒寄過信的周曉偉這樣說。他后來才知道,郵局按未貼郵票舉報信件處理規定,還是將信件都送到了紀委。
與岳惠芳等人的“手法”相似,不懂法的陸欣并不知道自己干的是違法事,捏造事實同樣隨心所欲。
2019年11月14日下午,陸欣在公司辦公室電腦上搜索了舉報信的模板,編造了某國企綜合辦領導與下屬子公司某女職員長年保持不正當男女關系的匿名舉報信。“當晚9時多,在手機上看到該領導提拔任職的公示信息后,把他‘拉下馬’的想法更堅定了。現在想想,自己當時真是昏了頭。”說起作案動機,陸欣懊悔不已。
第二天陸欣并未出面,指派其公司員工按照組織部公示地址到宜興某偏遠的郵局投了舉報信,以為這下子該領導的上升通道被“堵死”了,自己解了氣,匿名舉報也沒人知道誰干的。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一念之差釀成大錯,不僅自己犯了法,也給被誣告陷害的干部及其家庭造成了嚴重影響。
惡意“小動作”絕不容許,發現一起嚴查一起
“現在才知道有‘誣告陷害’這個罪名,要吃官司的,真的很后悔。”面對采訪鏡頭,岳惠芳、周曉偉都是一臉悔意。參與辦案的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介紹,2020年10月11日,這兩名涉案嫌疑人被抓獲歸案時,兩人都大拍胸脯,將問題全部攬到自己身上,等到知悉后果嚴重時,又將責任全都推給對方,直至親眼看見證據確鑿,才徹底交代案情真相,各自認領做的荒唐事,“前后三個階段,轉變之大如同兒戲,讓我們見識了不懂法律的人是多么可悲。”
1990年出生的陸欣,其誣告陷害行為也詮釋了什么叫“無知者無畏”。“今年8月,我們順藤摸瓜在其公司找到陸欣時,他早把舉報信的事忘到腦后,半晌沒反應過來,竟然還以為是找他協助調查其編造的某領導作風問題是否屬實。”宜興市紀委監委辦案人員感慨道,可見當初他作案時是多么草率,完全沒有法律意識,不知此事將產生何等嚴重的法律后果。
“查清誣告陷害黨員干部的事實真相,為良好的政治生態護航,是紀委監委責無旁貸的使命。”市紀委監委負責人強調,為了泄私憤,利用干部選拔任用之際,捏造事實、惡意中傷,借舉報之名行誣告陷害之實,嚴重挫傷了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嚴重干擾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這種“小動作”“惡把戲”絕不容許出現,必須依法嚴肅查處。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市紀委監委在這兩起案件通報中指出,歡迎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員干部進行監督,對違紀違法行為檢舉控告,但每一個公民都應當遵守法律。對誣告陷害行為,堅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為受到誣告陷害的干事者撐腰,及時澄清事實,就是要讓勇于擔當作為的干部沒有后顧之憂,為其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熱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