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建設機遇,聚焦優勢產業鏈招商圖譜,堅持優質項目引進和地塊高效轉換相結合,濱湖區產業用地“一增(高效產業地塊)一減(低效產業地塊)”不斷帶來優勢產業的良好數據表現。記者昨日獲悉,一季度該區生命健康、集成電路設計、智能裝備、海空核心部件等產業產值提升迅速,產值增幅同比均超20%。
臨湖擁山,受環保等多重因素制約,濱湖缺載體、缺空間一直是“常態”。從區域現實出發,產業發展空間“增量”的關鍵在于低效無效空間的“騰拆”,今年以來該區持續向低效無效供地“開刀”,果斷騰退、清理低端落后產能。據介紹,今年在統籌全域產業發展空間上,將騰出產業用地800畝、新建科創載體60萬平方米、優化提升20萬平方米。圍繞這一目標,目前各地正迅速梳理既有資源,鎖定騰挪目標地塊。
作為科創帶引領區高端智造的重要承載地,工業重鎮胡埭在更新低效產業用地、新建產業載體、清退整治低效產能上今年將分別完成250畝、50萬平方米和10萬平方米的目標。在高位統籌優化空間布局上,蠡園開發區提出“稀缺土地慎重建、低效載體加快騰、傳統園區全力改”等亮眼“三招”,為產業提質擴容爭取空間。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排定的2021年55個重大項目中,涉及第五橡膠廠、馬山中心小學等地塊盤活利用、提升改造的轉型項目達到了1/4,并且要求“年內立項、拆遷、開工”。
湖灣地塊高效轉換,產業活力愈發強勁。在科創帶生命科學園內,占地7.2畝的輝瑞制藥2020年產值6.83億元,830萬元的畝均稅收超過了很多行業的數據表現。因為產業用地新需求及時得到保證,輝瑞新的無菌凍干生產線剛剛完成安裝調試,投產后企業產值將新增5億元。繼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稱號后,3月份貝迪參與的“創面修復微環境關鍵技術”項目又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當前,6萬平方米貝迪二期生物醫用材料研發中心建設正加速推進,7月投產后醫用膠原蛋白制品年產量將達到130萬片。通過落后產能清退等手段,生命科學園內的健適醫療器械、藥明生命科技、恒正合生命科學等一批優質項目正按計劃推進,助推生命健康產業強鏈、補鏈。在蠡湖科創灣、胡埭智造園等重要園區,更多創新資源也正加速往區域優勢產業發展方向集中。
“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推進地塊高效利用要立足長遠、把準節奏。”據濱湖區相關人士介紹,高效騰挪發展空間,是貫穿引領區建設全過程的最重要任務之一,在全面摸清各園區底數的基礎上,要結合產業規劃方向,有序推進產業空間新拓及園區提升工作,為項目招引建設留出土地載體空間、環境容量。剛剛發布的科創帶引領區“產業空間3·3·3戰略”明確,到2025年,要實現產業用地存量更新3平方公里,打造產業新空間3平方公里,到2035年,實現產業用地保障約3萬畝目標,優化配置產業用地資源,優先、高效、充足保障太湖灣科創帶產業發展空間需求。在空間更新助力下,到2025年,濱湖區六大優勢產業集群規模從2020年底的522億元提高至1500億元。
《濱湖新型產業用地管理辦法》正在加緊研究,辦法將從用地準入、容積率、混合度、單元規模、配套用地、審批改革等方面實現產業地塊全生命周期管控。據濱湖區工信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區域產業用地資源管理系統已經建立,對于畝均稅收低于10萬元的低效地塊及單位稅收產出低于每平方米150元的低效存量載體進行全面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