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24 13:08:01
來源:互聯網
5月21日,濱湖區區級機關黨員干部先后來到無錫第一支部黨建基地、濱湖區黨建館等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并重溫入黨誓詞,各級黨員干部表示,要在堅守初心使命中永葆為民情懷,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5月10日,濱湖清風館開館揭牌,作為濱湖區開展“5·10”思廉月活動的又一個重要成果,清風館的揭牌也為黨員干部進行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又一新的陣地。
記者了解到,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濱湖區從依托紅色資源、創新學習形式、注重守正創新等方面入手,持續健全黨史學習教育矩陣,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在系統部署上將“七專題一實踐一行動”工作任務細化為60項具體舉措,制定工作“流程圖”,推動各項專題實踐活動實現安排流程化、時序可視化,在全區營造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良好氛圍。
形式豐富
“一線課堂”接地氣聚人氣
內畫、刺繡、剪紙……連日來,濱湖各地基層社區紛紛辦起學黨史“一線課堂”,通過豐富新穎的形式刮起基層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旋風”,打通黨史學習教育“最后一公里”。
在榮巷街道新聯會開展的“新心向黨”主題系列活動中,一堂堂匠心非遺課人氣十足,社區居民繪制“同心向黨”內畫,作品中黨徽閃耀,紅旗飄飄。蠡湖街道邀請“無錫精微繡”代表性傳承人鮑文姬及弟子,一邊創作江姐、雷鋒等紅色人物精微繡系列作品,一邊講述人物背后的革命故事。濱湖區婦聯聯合區委區級機關婦工委組織機關女黨員們體驗“繡黨徽”,一針針、一線線,把愛黨、敬黨、頌黨之情融入親手繡制的黨徽之中。
梁溪社區黨建聯盟單位的青年黨員重溫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合作拼出了《五四運動》和《革命的火炬》等大型拼圖,激勵青年一代不負使命,勇于擔當。在北橋社區,非遺剪紙傳承人馮鉆蓀創作了《中共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遵義會議會址》等剪紙作品,生動展現黨的光輝歷程。
“每次活動一發布,名額馬上報滿。”北橋社區工作站站長洪逸告訴記者,剪紙等手工活動體驗感強,群眾參與積極性高,通過這種互動活動進行黨史學習教育,效果很好。
除了社區,濱湖區很多學校也開設了一線黨史課堂,讓紅色基因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育紅小學組織師生開展愛國主義徒步研學活動,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傳承革命精神。蠡湖中心小學開辦“光輝歷程”系列講座,同時讓孩子們寫下對黨的祝福和自己的成長感悟。
依托資源
紅色地標成“網紅”打卡點
今年以來,每到節假日,濱湖區境內的各類紅色地標都成為人氣十足的“網紅”打卡點。
在錫南革命烈士陵園,參觀者感受革命先驅們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無錫工委機關舊址,感受各界愛國人士在黨的領導下投身愛國運動的熱血氣概;在徐夢影故居,感受革命先輩們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眼下正是雪浪山景區的盛花期,自雪浪山“黨建八景”相繼建成開放后,每天有千余名附近的黨員和學生來此參觀學習,市民朋友在欣賞薰衣草園、牡丹園等美景的同時,也可一路感受“紅色文化”。在園內的民俗文化館、廉政走廊、烽火臺等景點,市民紛紛用手機掃碼“打卡”。家住南泉社區的高先生告訴記者,以前只知道雪浪山的狀元、茶葉元素,很少關注到雪浪山背后那些英勇抗日的故事,這次通過黨史學習了解到這些紅色景點背后的故事,在思想上接受了洗禮。
除了紅色地標,江蘇省第一個區級黨建館——濱湖黨建館也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黨員干部親切地稱這里為“理想信念的加油站”和“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據濱湖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專業隊伍+紅色陣地+特色活動”聯動的黨史學習方式,濱湖區已經挖掘黨史學習教育見學點30處,通過開展體驗教學,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守正創新
技術賦能讓學習更生動
“讓我們戴上vr眼鏡,一起‘穿越’回長征時期,與紅軍一同爬雪山、過草地吧。”近日,在吳成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里,每天都有工作人員利用“vr技術”為來自各地的黨員干部開設別開生面的“紅軍長征”黨史學習教育課。
在新技術賦能下的黨史學習教育,不僅可以走出空間限制,還可以變得更生動有趣。剛剛體驗完vr互動的黨員干部李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這種全新的沉浸式黨課學習方式,把聽覺、視覺相結合,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偉大的紅軍精神,他們不畏挫折、頑強堅毅的品格深深震撼了每個人。
據河埒街道產山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黨史學習教育不留盲區,有效提高黨員參學率,社區在完善吳成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外圍硬件布置的基礎上,還深挖整合黨史學習教育資源的軟件,推出“重走長征路”“黨員教育實境長廊”“誠心漂流瓶”等互動欄目,通過以景引學,利用vr新媒體技術,以交互式、全景式、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
除了vr手段,位于胡埭富安新河段的“初心·傳承”黨建步道打造了“有聲”黨史廣播,人們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收聽收看相關音頻和視頻。每天早晨和傍晚閑暇時段,這一“有聲”步道總是人氣滿滿。此外,馬山街道開通“馬山云視999”黨建頻道,錄制《印·跡》宣講視頻等,向馬山群眾推送黨的創新理論,受眾超60萬人次。
濱湖區黨史學習教育還借助“三聲飛入尋常百姓家”宣講“金招牌”引領,通過開展百堂“理論慕課”、百場紅色故事、百場主題閱讀送基層活動,最大程度貼近基層群眾,浸潤群眾心靈。同時該區從區級機關、“百姓名嘴”中精挑細選120余名政治素養高、政策理論功底扎實的干部專家和市民代表組成宣講團,深入各地開展宣講。截至目前,全區已開展宣講活動523場、受眾人數達6萬余人。
熱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