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發布了關于長三角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等重磅規劃,總里程2.2萬公里以上,新增里程超8000公里。就無錫而言,目前干線鐵路長296公里,地鐵89.4公里,“中間層次軌道交通建設滯后,大量短途交通依托滬寧高速等公路交通,軌道交通建設任重而道遠。”市鐵路辦相關人士表示。軌道交通建設如何提升蘇錫常之間通達率,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部門。
破解公路依賴,軌道交通建設提速
田先生家住無錫經開區,在蘇州工業園區上班,每天開車往返蘇州無錫之間,“時間緊的話,走通錫高速轉滬寧高速,時間充裕時,走飛鳳路—太陽路進入蘇州g312,單程約1個小時,下班如果堵車,可能要2個多小時了。”他告訴記者,盼望無錫太湖新城內能早日建成蘇錫常快線樞紐站,這樣上班就能“綠色”出行了。
田先生的呼吁正是通勤于滬蘇錫常人士的共同期待。市交通運輸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蘇錫常之間大量短途交通依賴公路出行,滬寧高速約有一半的出行起終點位于蘇錫常滬地區,每到節假日,常常擁堵不堪。而蘇州、無錫和常州之間,目前軌道交通僅有京滬高鐵和滬寧城際鐵路貫穿而過,且現有滬寧城際密度已經飽和,發車頻次無法上提,但出行需求卻有增無減,大量的交通流量只能被迫轉移到公路。
破解蘇錫常之間公路依賴,加快建設蘇錫常城際快線迫在眉睫。記者獲悉,蘇錫常城際鐵路項目目前正處于工程預可行性研究階段,下一步需要蘇錫常三市合力加快推進實施。“但在無錫境內的線形已基本錨固。”該負責人介紹,線路西起常州,貫穿無錫、蘇州,東接上海,設計時速160公里,在無錫區域內暫定設惠山站、蠡湖新城、太湖新城和碩放機場站。
經開區規劃人士表示,該線路及其輻射的太湖新城、蠡湖新城兩大樞紐將填補無錫南部和西部沒有鐵路的空白,屆時無錫八大板塊將實現客運站點全覆蓋。
加強“四網融合”,提升換乘便捷度
“蘇錫常之間軌道交通分擔率不足,一個重要因素是便捷性不夠,‘空隙’相對較大。”業內人士舉例說,比如從蘇州到江陰或是宜興某地,坐高鐵到了無錫城區,通過換乘地鐵后不能直接到達目的地,這也是不少人會選擇自駕的原因。
目前,錫澄s1線和錫宜s2線已在建設及規劃中,但仍需要進一步加強干線鐵路、城際快線、市域(郊)鐵路和地鐵的線網融合,在與高鐵線平行或是在高鐵線未能覆蓋的區域建設市域(郊)軌道,提升換乘便捷度。
蘇錫常城際鐵路的建設將補足都市圈鐵路短板,織密“四網”中市域(郊)快線之網。市軌道辦相關人士介紹,城際鐵路如高鐵強調區域性,而市域(郊)鐵路又叫都市圈城際,半徑相對更小,覆蓋面更廣,兩者不是按照開行速度來區分,而是按功能、服務對象的不同形成互補。規劃中的“蘇錫常城際鐵路”將比滬寧城際更為“細化”,直接服務于蘇錫常都市圈通勤,“軌道上的城市群”也將更具層次化。
“未來,依托‘四網融合’,將著力構建一體化、多層次立體交通大網絡,無錫軌道交通建設正向深度融入這張網發力。”地鐵集團相關人士說,在市域軌道交通建設方面,我市規劃將有多條地鐵線與蘇州城區、常熟、張家港對接,織密市域(郊)鐵路網。此外,軌交建設還將進一步加強機場、火車站、高鐵站等銜接,通過一站式換乘、交通工具掃碼互通等打造智慧綜合交通樞紐,以加強市內軌道交通與外部交通連接。
串聯“樞紐”,織密軌道交通“一張網”
《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長三角將建設43個軌道樞紐站,城市內重要樞紐間基本實現0.5小時通達,其中無錫站和無錫東站作為重要樞紐位列其中,“蘇錫常城際鐵路”建成后,其串聯的太湖新城、蠡湖新城和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將使無錫軌道交通樞紐由無錫站、無錫東站、城鐵惠山站、機場樞紐(及城鐵新區站)、江陰高鐵站、宜興高鐵站六大門戶站點繼續擴容。
按照“零距離”換乘布局,各樞紐在功能布局上也各有側重。市鐵路辦人士介紹,目前,無錫站主要銜接京滬鐵路和滬寧城際,承擔市區對外中長途、部分長三角區域城際客流等,客流發送量占70%;無錫東站是京滬高鐵在無錫的重要停靠站,也是地鐵2號線到達站。除這兩個重點樞紐站外,亟需更多層次軌道交通填補區域全覆蓋的“斷檔”。
近日,鹽泰錫常宜鐵路項目進入可研鑒修審查階段,力爭年內完成工可報批,開展初步設計,進入施工前準備。這一消息對惠山站及江陰站無疑是一大利好,惠山區交通運輸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惠山站匯集了滬寧城際和規劃中的鹽泰錫常宜、蘇錫常城際鐵路以及無錫地鐵3號線延伸線,未來線網完善后,這里將最快實現同站換乘或立體換乘,不同交通系統間換乘時間不超過5分鐘;此外,江陰站也將融合南沿江鐵路、鹽泰錫常宜、新長鐵路、錫澄s1線等多層次軌道交通,中轉換乘功能顯著提升。
“充分利用樞紐效應,織密蘇錫常軌道交通‘一張網’,加速融入長三角干線鐵路‘大網’,還需城市間進一步溝通協作,加速合力攻堅,力爭早日實現‘軌道上的蘇錫常’。”市交通運輸部門相關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