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翻閱百年黨史,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迢迢征途中,沒有哪一次進步不是靠偉大精神引領。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這些偉大的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砥礪我們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不竭動力。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的內生動力,就在于黨在百年歷程中構筑起的具有豐富歷史內涵和思想意義的精神譜系。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高校是重要陣地,這不僅因為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本就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還因為青年是整個社會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聚焦青年學生群體,深化學習教育、堅持守正創新、推動踐行落實,引導青年學生從黨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
學字當頭,讓黨史學習教育“熱”起來
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出臺“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成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馬克思主義學院集體備課會,建設優質思政工作隊伍,積極打造思政金課。舉辦“百名思政名家進校園”活動,邀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來校作報告,在專家的引領下,明晰黨史學習教育的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組織學生赴宜興太華、無錫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基地開展黨團活動,舉辦“校史中的紅色印跡”展覽,讓學生在“實境課堂”中感知、理解、傳承紅色文化。
載體創新,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學校積極運用宣講會、知識擂臺、讀書征文、朗誦演講、文藝匯演、紅歌快閃等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營造學習黨史的濃厚氛圍。學校“黨史宣講團”深入各黨總支、直屬黨支部開展黨史專題宣講,覆蓋全體師生;舉行“奮斗百年路、領航青春夢”——黨史知識擂臺賽,吸引6000多人次參加。開展“綻放吧,青春榜樣”評選展播活動,通過身邊優秀黨員感人事跡,激勵學生向榜樣靠攏。創建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網站,開設“黨史天天讀”“學黨史·繪初心”“青述紅色記憶”等新媒體專欄,創作網絡精品,開展立體生動的全媒體傳播。
學用結合,讓黨史學習教育“實”起來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將“學思”與“踐悟”緊密結合,引導學生不斷提升實踐能力。學校基層黨組織攜手社區共建黨建聯盟,掛牌“志愿者服務基地”“社會實踐基地”,學生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志愿服務,青年教師黨員為社區送教上門。學生積極服務全國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經驗交流會、無錫馬拉松、江陰市紅豆文化旅游節等。通過社會“大課堂”,引導青年學子向實踐學習,把學問寫在祖國大地上,增強黨史教育的實效性。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青年代表向黨許下錚錚誓言,這也是廣大青年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發的道路上,以青春之我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青春宣言。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抓住“學黨史”這個基本點,把牢“強信念”這個總開關,聚焦“跟黨走”這個總目標,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青年學生中持續“升溫”,努力把廣大青年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為實施“十四五”規劃、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