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月霜今年31歲,是名妥妥的“90后”。一米六幾的個頭,短發,白皙的臉龐見人就帶笑,走在馬路上,不認識她的人怎么也想不到,這個看著學生模樣的女孩子是新吳區最年輕的街道辦事處主任。
8月18日晚7點,新安街道辦事處主任錢月霜開始了她的第七次“住下來”帶班值班。每周三、周日,是她的當值日。邊吃著晚飯,她邊梳理了一下最近的工作,鎖定了夜值重點:和風家園人居環境提升項目。“和風社區是我們新安街道唯一一個‘飛地’社區,社區有2022戶人家5000多人口,是個安置房小區……”她如數家珍般向記者介紹,和風家園建成7年多時間,出現了樓道門廳破舊、地下車庫地面沙化、活動廣場面積小等問題,群眾反響強烈,被列入今年“微幸福”民生工程,6月份改造啟動了,“走,去看看項目進展如何。”
隨機走進小區一個樓道門洞,她仔細打量起來,入戶門廳新鋪了大理石地磚、墻面磚,安裝了吸頂燈,電梯面板也換上了嶄新的液晶屏,門口還添置了兩張休閑椅,“不錯不錯!煥然一新!”說著,她又注意起了細節:連廊大廳的柱子破損了,也要一并改造好,后期還要考慮怎么防止進出車輛碰撞,她轉頭叮囑社區書記“好事要辦好,實事得辦實,辦到群眾心坎上”,一定要抓好項目質量,考慮周全,在盡量減少對居民生活影響的前提下保質保量完成改造工程。
這時,陸續從外面散步回來的居民圍攏了過來,紛紛提出各種想法:“門洞外墻也全部用可擦洗的新型涂料粉刷,這樣墻面有了劃痕也不怕”“門口的日光燈,換成可聲光控的,這樣進門更安全”……68歲的熱心居民楊仲清干脆帶著錢月霜在小區里逛了起來,他提出了兩個呼聲最大的問題:一是小區沒有門頭,“走親訪友,站到我們和風家園大門口了都不曉得”;二是電動車停車難、充電難,“一棟大樓30層高,共有90戶人家,樓外停滿了電動車,既不安全也影響環境”。
拉著社區書記一旁小聲盤一盤工程概算,錢月霜轉身向居民們作出承諾,“放心,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我們都記下了,爭取年內在概算范圍內都解決,尤其是老楊提到的這兩個問題已經納入規劃,小區的南、北、小西門會裝上顯眼美觀的門頭,每個單元樓前建電動車停車棚和充電樁,“這些我們都會加快施工,給大家一個更加漂亮舒適的‘家’!”
老百姓要的,就是這樣辦得了事的干部!聽到承諾,楊仲清和居民們笑著連聲說“好”。
記者手記
“基層工作量大,要腦力,更要腳力。”別看錢月霜身材苗條,但體力充沛,她自豪地指著手腕上戴的運動手表,上面三個健身圓圈“活動”“鍛煉”和“站立”每天都是滿格!
干勁滿格,服務群眾的心也是滿格。“愛笑”“暖心”是她留給居民們最深的印象,而在同事們眼里,她做起事情來一點都不輸男同志,親和,又不失果斷、干練。“以前白天更多時候是大家找我,現在晚上‘住下來’值班,讓我有了更多主動服務群眾的機會。”錢月霜回憶起印象最深的一次夜值,那是臺風“煙花”過境前夕,幾千名建筑工人需要連夜緊急轉移到學校,夜幕下,她冒雨現場指揮,一直干到凌晨1點,盡管當時被大雨淋得渾身濕透,可身上冷,內心一片火熱,“同事們一個個主動來到現場,大家一起想辦法、出主意,這種火熱的氛圍、充滿干勁的眼神、鏗鏘的話語,無不讓我感受到我們青年一代的責任使命,也激勵我拿出更多敢想、敢闖、敢干的勁頭,在實踐中鍛煉,在鍛煉中成長。”
錢月霜是一批有情懷、有能力、有擔當的“90后”干部的代表。可能在“老干部”們眼中,“90后”還稚嫩,但他們正用實際行動書寫年輕干部的責任與擔當。期待著更多年輕干部在基層一線打磨出實干底色,成長為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