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13:44:34
來源:互聯網
近日,旺莊智能制造產業園的4家小微企業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集中收集到“家門口”的智能包裝桶,不但免了運輸費,還方便又安全。當前,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動小量產廢企業危廢收集體系,利用信息化監管方式化解小量產廢企業在危廢貯存處置過程中面臨的合同門檻高、運輸費用高、專業要求高和倉庫建設難、及時轉移難、人員管理難的“三高三難”困境。截至目前,小微收集體系已覆蓋2000余家小量產廢企業,3000多噸危廢在“家門口”得到安全收集處置,節約運輸處置成本600余萬元。
“如今,點一點手機就能完成危廢從產生、貯存、運輸到處置的全過程。”據市工業廢物安全處置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我市借助智能包裝桶和信息化收集平臺,推進“全區域覆蓋、全種類收集、全流程監控”的小量產廢企業危廢收集試點工作體系建設。目前,無錫首批向江陰市錦繡江南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無錫市工業廢物安全處置有限公司、無錫能之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發放了3張小微收集許可證,在江陰、濱湖、新吳開展試點探索。其中,江陰已納入小微收集項目的企業達1235家,覆蓋了17個鄉鎮、街道,簽訂總合同量約2023噸,收集危廢約163噸。濱湖區試點已累計覆蓋548家小量產廢企業,簽訂總合同量約253噸,收集危廢約99.7噸。新吳區形成以高安全性能智能防爆桶為特征的小微收集模式,并結合區域市場實際逐步進行租賃推廣,試點已累計覆蓋320家小量產廢企業,簽訂總合同量約780噸。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各地將把汽修行業、科研院所、檢測試驗機構等納入收集試點對象,確保年底前小微收集體系覆蓋到全市各鄉鎮街道。
熱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