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電梯困人等緊急事件,將由應急平臺在最短時間內調配資源、實施救援,且24小時提供救援服務。昨天,記者從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圍繞明年2月實施的《無錫市電梯安全條例》,“96333”電梯應急救援平臺即日起全面升級,整合電梯維保單位、網格救援員、119消防救援等資源,打造三級救援網絡,提高救援效率。
全市目前共有9.3萬臺電梯,每年8000臺新增量。2016年,啟用“96333”應急救援平臺,以使用單位簽約的維保單位作為一級救援點,目前全市簽約維保單位達到171家。乘客被困電梯報警后,由簽約維保單位負責救援。應急救援平臺目前覆蓋全市所有垂直乘客電梯,至今累計指揮救援困人故障2.2萬起。
應急救援平臺升級后,電梯困人救援有哪些不同?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此前的電梯應急救援體系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在夜晚突發困人事故,無法聯系到簽約維保單位;或救援人員離困人點較遠,無法快速到達等。為了最快和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救援力量,監管部門將全市電梯應急救援體系劃分為88個網格區域作為二級救援,每個網格內簽約1家優質的電梯維保單位、配備2名技術熟練的救援人員,實施就近應急響應。救援網格與全市所有鄉鎮街道相對應,每個網格覆蓋電梯數量大致在1000臺左右,所有救援人員配備了與平臺聯網的交通工具,網格救援員的定位、救援進度等通過平臺都可以掌握得一清二楚。
“這就意味著救援模式徹底發生了改變,通過合理的布點與調度,由此前的單一維保單位救援變為簽約維保單位為主、網格救援為輔、消防救援為保障的三級救援體系,可以實現24小時提供救援服務。”市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處人士介紹,“96333”平臺升級后,可以掌握平臺內任何一臺電梯的定期檢驗情況、隱患情況和應急救援情況。乘客在電梯被困報警求助,首先出動的是電梯維保單位,如果人手不夠或不能及時到達現場,則啟動第二級救援,由平臺通知距離事發地最近的網格救援員趕往救援。如果遇到較大事故,比如需要撬梯救人等,則出動消防等第三級救援力量。
此外,在電梯救援時間上也有嚴格要求。《無錫市電梯安全條例》對電梯事故的應急救援時間進行了明確規定:維護保養單位應確保應急救援電話24小時有效應答。接到乘客被困報警后,救援人員30分鐘內趕到現場開展救援解困。市場監管部門通過信用體系和星級評定,對維保單位的救援執行情況進行評定和公示,方便公眾篩選服務質量更高的電梯維保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