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習近平總書記5日下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在會場內外反響強烈,也在無錫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熱議。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體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牢記總書記囑托,團結奮斗、真抓實干,凝心聚力奮進新征程,踔厲奮發建功新時代,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做實做細“潤物細無聲”的文化潤疆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緊抓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項工作都要往實里抓、往細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新疆霍城縣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無錫江陰援霍工作組項目辦主任劉晨說,作為無錫江陰援霍城工作組的一員,一定認真落實總書記的指示要求,既要把看得見、摸得著的文化宣傳教育的硬件設施建設好,更要把“潤物細無聲”的文化潤疆工作做實做細,深化江南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地霍城研究基地的建設,積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制作新疆民族團結的短片,講好新疆故事,為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內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而努力。
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的標桿和示范
“只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競爭力和持續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贏得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堅定了市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逸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理念的決心和信心,他說,無錫作為智慧城市建設起步較早的城市,建議要牢牢緊扣“優政、惠民、興業”主攻方向,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緊密結合起來;把項目建設的“硬功夫”和成果轉化的“軟功夫”緊密結合起來;把便民惠民的智慧服務和百姓“衣食住行”各方面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更新的辦法,全面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無錫打造成為全國新型智慧城市的標桿和示范。
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論斷,讓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執行主任何春榮備受鼓舞:“我們要加快建設深海裝備技術領域國家實驗室,并以其為核心,緊密結合中國船舶工業發展,優化與整合全國創新資源,建設形成集中統一的國家深海前沿領域戰略科技力量。”他表示,將以實驗室為抓手,強化這一領域創新主體的能力建設,提升我國深海裝備自主設計能力、突破技術瓶頸;同時發揮重要院所的國家隊作用,致力于深海先進裝備的前沿基礎研究、新概念裝備創新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占領深海科學研究制高點、實現世界領跑。
多措并舉奏響綠色低碳“主旋律”
“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專職副主任丁建清對此深有感觸,他表示,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為此,無錫將多措并舉奏響綠色低碳“主旋律”。一方面重點打好零碳科技產業園、零碳基金、碳中和示范區、創新零碳谷“四張牌”,構建多層級零碳低碳發展試點體系,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另一方面,嚴守“三線一單”,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依法依規淘汰和化解落后、過剩產能。同時,要持續加強綠色低碳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形成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綜合整治后的內塘河麗新路段如今生態環境大幅提升,河邊還經常能看到居民們開心散步、閑談、下棋。“總書記強調,要切實履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呵護好家門口的生態環境,便是我們基層工作者的責任。”作為內塘河麗新路段河長,梁溪區麗新路社區黨總支書記林水芳為了讓居民享有出門有景、漫步有綠的環境,6年來堅持巡河、護河、治河。“當河長就是要把河道治理干凈!”她表示,將繼續帶領身邊的志愿者在巡河護河、治污攻堅中當先鋒、作表率,守護好百姓的“幸福河”。
發展特色產業讓村民獲得更多收益
“只要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讓錫山區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書記朱虹振奮不已。鄉村,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主戰場。她告訴記者,山聯村此前通過挖掘“三金”產業,即一朵“金花”(皇菊)、一根“金條”(黃鱔)和一包“金粉”(靈芝孢子粉),構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業態。接下來,村里計劃改擴建智能冷庫,通過物聯網技術保證菊花的長久保鮮,讓參與菊花種植、采摘、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村民們常年都可以在“金色產業”里獲得實篤篤的收益。今年開始,村里預備把一些閑置房屋盤活,引進更多社會資本翻建成創意民宿村落,吸引來自長三角地區的高端客戶,實現農民、投資者、游客和村集體“四贏”的局面。
“‘相對薄弱村’脫帽不是終點,民要富,村也要強。”江陰市月城鎮戴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鄒建剛表示,戴莊村發揮黨建聯盟、“強企帶弱村”作用,大力發展水芹特色種植,通過成立公司、合作社,推進農業產業化,提高了村級收入、促進了村民共同富裕。下一步,將按照花塘水芹主題產業園建設整體規劃,推進300畝種植區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每年1200元/畝的價格把土地流轉到村里,對土地進行整合,然后以每年800元/畝的價格發包給種植戶經營。同時,積極探索“直播”、網絡銷售等新手段、新業態,走精品化路線,真正體現水芹經濟價值,突出特色農業在直接增加村民收入中的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