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錫物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資訊  >  行業新聞  > 擔當作為無顧慮,甩開膀子加油干

    擔當作為無顧慮,甩開膀子加油干

    2020/3/5 15:54:22

    來源:互聯網

      昨天,從市紀委監委獲悉,我市2016年底就率先出臺“四種形態”和容錯糾錯、治理“為官不為”、查處誣告陷害“1+3”文件,三年多來的實踐成效初顯。

      尤其在一些關鍵時段、重點工作中效果更為明顯:僅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已為黨員干部實施容錯備案44起、容錯糾錯3起;而一批曾經的“有錯干部”,也在組織的關懷下放下包袱,積極轉身為“有為干部”,重獲提拔或重用。

      容錯糾錯的加力,增強著全市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底氣:不為“怕錯”而束縛,只為“擔當”而作為,努力甩開膀子加油干。

      鼓勵擔當的“容錯備案”:

      特殊情形下的無意過錯,必須為他們撐腰!

      “容錯備案”是無錫市紀委的首創,這在重大事件上作用凸顯。

      疫情防控期間,防疫物資的采購是監督重點。在一級響應啟動之初,各地的防疫物資供貨分外緊缺,稍一猶豫可能就會錯失采購的“時間窗口”。一線采購人員所處的情況,可謂是“在危險邊緣的試探”,矛盾心理集中在一點:對于緊急采購物資造成的無意過失,紀委能不能容?

      “能。”今年1月27日市紀委常委會給出了明確答案——對于敢于擔當作為,沖在工作一線的黨員干部,在疫情處置、物資采購、經費使用等方面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出現的工作失誤和無意過失,堅決予以容錯。

      當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十二紀檢監察組負責人前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督查發現,該局在采購醫用外科手套、檢查手套、紅外測溫儀等物資時,存在不符合物資采購相關規定情況。

      該組立即要求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保證物資供應的同時,及時補齊相關手續,并督促該局向市紀委監委容錯備案,進一步規范應急物資采購程序,及時出臺《關于加強無錫地產急需疫情防控物資管理》等文件,從制度上規范疫情防控物資采購等行為。

      無獨有偶。濱湖區發展改革委員會在疫情防控物資采購過程中,由于供應不足,存在價格不確定、票據合同不全等問題,存在一定廉政風險,該區紀委監委為該部門進行了容錯備案。

      “‘容錯備案’就是要讓黨員干部吃下定心丸,有效地消除干部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顧慮,”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 實施“容錯備案”的本質,一方面是提前設立一道“防火墻”,通過提前報備、提前警示,防止出錯;另一方面是主動為干部“卸下負擔”,一旦因備案事宜受到質疑或舉報,為其說話撐腰,讓干部真正能夠放開手腳、大膽工作。

      據悉,包括此次疫情在內,近幾年我市已容錯備案147余起,容錯糾錯28起,涉及產業強市戰略實施、民生項目推進等。

      問責回訪的“后續文章”:

      “有錯干部”變成“有為干部”,必須為他們鼓勁!

      犯了錯要有糾錯的勇氣,我市貫通使用容錯糾錯、教育回訪等機制,讓黨員干部放下負擔、勇挑重擔。

      一位曾被誡勉談話的干部,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站了出來。“我們看到,他是第一時間發動并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成了火線支援人員。”此前對他進行誡勉談話的紀檢監察干部發現,這位黨員干部主動放棄了春節休假,不僅自己站到了防疫一線,還帶動了系統內的黨員積極參與防控工作,“誡勉談話的影響期已過,綜合前期工作表現,加上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表現,我們給予了‘廉政回復’通過的意見。”

      “有錯干部”變為“有為干部”不在少數。同樣在疫情期間,一位衛健系統的黨員干部不僅做好本職工作,而且在所在區域發現確診病例后,迅速組織防控人員展開行動,堅持在一線“駐守”。這名黨員干部去年5月受到誡勉談話處理,所在地紀委監委鑒于其抗疫表現,及時予以如實鑒定,該干部目前已提拔使用。

      從“有錯干部”到“有為干部”,不是自然而然的,背后是紀檢監察機關做好問責回訪的“后續文章”使然。據悉,我市紀檢監察機關近年來不斷加強問責后的教育關懷。

      如何關懷?一方面,結合問責決定的宣布展開思想政治工作,向被問責干部講明失職失責行為、性質、危害和處理依據,告知問責方式、影響期內享有的合法權利及影響期滿后不影響提拔使用;另一方面,建立被問責干部的回訪機制,由相關紀檢監察機關對其定期開展回訪,督促所在黨組織履行好教育管理監督責任,及時幫助被問責干部打開心結、放下包袱、提振精神。

      近年來,因知錯改錯、擔當作為、表現優秀,全市共有50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問責處理影響期滿后,重獲提拔或重用。

      誣告陷害的“慧眼甄別”:

      大膽履職者被非議被誤解,必須為他們澄清!

      大膽創新工作,遭遇人言誹謗咋辦?對誣告陷害的查處,就是為勇于擔當而被“算計”干部的權威正名。

      在干部提拔時,昔日的容錯可能會帶來一些質疑。在市某單位一名領導干部的提拔任用前,市紀委監委收到了多封群眾來信。經過仔細核查,發現來信反映的問題確實存在,但主要是工作中的一些無心過失。“不是明知故犯,沒有以權謀私,我們堅持看主流、看擔當、看實績,”核查人員如實反饋之后,該領導干部照樣提拔任用。近兩年來,有25名干部在遭遇“非議誤解”后,經嚴格核查后,照常提拔任用。

      而面對誣告陷害,則果斷出手澄清。我市一開發區干部因工作出色擬提拔為正科級,在其考察公示期間,收到信訪舉報,后經調查核實,反映不實,該區紀委監委及時為其澄清說明,消除了他的顧慮,使其放心安心工作,最終得到提拔使用。

      “及時澄清是非,事關政治生態。”市紀委監委相關人士說,“四種形態”、容錯糾錯機制、治理“為官不為”、查處誣告陷害這些是協同發力的“組合拳”,就是營造激濁揚清的政治生態、營造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我市在省內較早實施容錯糾錯,創新實施容錯備案,查處并通報了誣告陷害的典型案例,較好地解決了一些干部不想為、不敢為、不愿為的問題。”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持續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持續營造寬容錯誤的氛圍,讓廣大黨員干部既繃緊紀律規矩之弦,又放下怕出錯的思想包袱,輕裝前進,擔當新使命,展示新作為。

    上一篇:市長杜小剛主持召開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會議

    下一篇:這是本分類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