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后,對最高車速、整車質量、車身材料都有了限制和規定,提升了安全系數。然而,新國標車相對速度慢、里程少、價格高,市場接納需要過程,“非標車”不時出現。
近日,無錫市市場監管部門在檢查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過程中,發現有兩個品牌的電動自行車存在將電動摩托車標注為電動自行車、質量不合格等問題,查封了約700余臺問題車輛。走訪中,記者發現市場上還存在電動自行車改裝提速、未取得資質的電動摩托車非法售賣、套用電動自行車臨時信息牌等現象。
“新國標”車仍可“解鎖”提速?
在錫山區的無錫摩托電動車市場上,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電動車門店,詢問多款車型,商家都能拿出產品證書,說明哪一款是電動自行車,哪一款是電動摩托車或者電動輕便摩托車,且都聲稱符合新的國家標準。
按照規定,新國標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不超過每小時25公里。大部分商家坦言,他們家的電動自行車最高就是每小時25公里。但一位“小刀”電動車的經銷商透露,他家有一款電動自行車,購買并辦理“新國標”牌照后,可以“解鎖”提速到每小時40公里,價格也比一般新國標車高一些。
其實在新國標實施以前,電動自行車“解鎖”提速現象非常普遍。因此新國標要求車輛必須具備“防篡改”設計,從生產源頭上杜絕“超速”。
但為何店家聲稱“新國標”電動自行車仍可以提速?國家輕型電動車及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相關負責人解釋,新國標車輛出廠前,已通過檢查限速裝置等方式進行“防篡改”檢驗,但后期仍有可能通過改裝甚至直接更換車輛的控制器或其他關鍵部件來改動車速。
無錫市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生產和流通領域進行質量抽檢時,電動自行車都符合“新國標”。購買之后再改裝,實際已脫離流通領域,較難監管。
多家電動車門店存在“套牌”行為
目前除了新國標電動自行車,記者在市場上了解到,一些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銷量也不錯。
按規定,電動輕便摩托車最高車速每小時大于25公里,但不超過50公里。每小時50公里以上屬于電動摩托車,兩者都屬于機動車,應當辦理機動車牌照,駕駛人必須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然而,多位商家表示他們的電摩和輕電摩辦不了機動車牌照。一位經銷商稱:“因為沒有政策,只能暫時先上電動自行車臨時信息牌。”
但記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年底,無錫交警部門已經停止發放電動自行車臨時信息牌。
經銷商吐露實情:“現在的臨時信息牌都是假的,都是舊車拆下來回收的。如果真要查,肯定是別人的名字。”
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舊車的臨時信息牌掛到新車上,屬于交通法明令禁止的套牌行為,一旦查到,交警部門將嚴肅處理。
無資質電摩、輕電摩監管尚存空白
為什么一些電摩和輕電摩辦不了機動車牌照呢?多位商家解釋說目前還沒有政策。
然而,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卻表示,電摩和輕電摩只要具備“機動車合格證”,以及該產品型號列入國家工信部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目錄,是可以辦理機動車牌照的。
無錫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想要合法生產、銷售電摩和輕電摩,必須向屬地工信部門提出申請,屬地層層遞交至國家工信部,由工信部專家現場考察企業生產條件,符合條件的將列入公告目錄,生產銷售后,可以合法上牌。
該負責人認為:“上不了機動車牌照的所謂的‘電摩’‘輕電摩’,實際上屬于非標電動自行車,是不允許生產和銷售的。不過,工信部門只負責監管電摩和輕電摩,并不監管非標電動自行車。”
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的觀點卻認為:“這些上不了機動車牌的車輛屬于尚待規范的電摩和輕電摩,而市場監管部門只監管電動自行車。”
因此,無法“拿牌”的電摩和輕電摩尚處于各部門監管的空白地帶。
交警部門提醒,消費者應當購買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選購電摩和輕電摩必須辦理機動車牌照(無錫主城區禁摩無法辦理,只有部分鄉鎮、街道的戶口可辦理),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方可上路。切勿購買無牌、套牌的電摩和輕電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