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錫物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資訊  >  行業新聞  > 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2838.18億元,較2019年提升了7.3個百分點

    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2838.18億元,較2019年提升了7.3個百分點

    2020/10/9 11:35:55

    來源:互聯網

      今年以來,無錫經濟逆風前行。上半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2838.18億元,較2019年提升了7.3個百分點,其中,集成電路、生物產業、物聯網分別增長了31%、10.5%、12.3%,成為先進制造業增長的“主引擎”。

      這份成色十足的成績,充分展示出無錫經濟在疫情沖擊下的韌性和活力,也將在徐徐展開的“十四五”畫卷上標注一個個逐漸清晰的“產業地標”:

      ——全國首家獲批建設國家面向集成電路產業“芯火”雙創基地的地級市;

      ——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落戶無錫;

      ——聚集了阿斯利康、藥明康德、紐迪希亞、華瑞制藥、天江藥業、ge醫療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物聯網企業已超2000家,產業營收已超2800億元……

      這正注釋了無錫在未來中國乃至世界城市群中的首位度——如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上市委書記黃欽所言,要圍繞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現代產業體系和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在產業發展各領域確立“高”目標、拿出“大”手筆、加快“上”臺階。

      產業地標代表城市未來“屬性”

      “產業地標”是否有硬杠杠?沒有!但正因為沒有顯性指標,其要求更高,體現了一種普遍認同。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陳文斌與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各方人士探討后,一起形成這樣的共識:產業地標應該是一個城市的標志性產業,兼具產業優勢和城市屬性,代表產業發展的積淀或未來方向。“在人們腦海中,‘產業’與‘城市’之間建立起一種優先級的對應關系。通俗地講,就是說到某個產業,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某個城市。比如,說到集成電路、物聯網產業,就會自然而然想到無錫。”

      無錫是中國民族工商業和鄉鎮企業的發源地,工業門類齊全,但是從近年來的發展來看,有國內和國際影響力的頭部企業不多。著力打造產業地標,成為當下的重點聚焦,這將有利于發揮本地優勢,促進資源匯聚,加快增量培育,推動存量提質,擴大品牌影響,占據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環節,推動全市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形成產業發展新優勢。

      針對近年來產業發展特點,我市梳理了“16+4”的產業集群,分別是16個重點培育的產業集群和4個方面未來產業。陳文斌認為,目前來看,能夠稱為產業地標的主要是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物聯網產業,“當然我們在其他產業方面也有機會,比如兩機、汽車配件等。”而且他認為,產業地標一定是代表著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產業規模只是一個方面,并不是體量大就代表著能成為產業地標,必須從質量效益的角度,從邁向下一個萬億的角度去考量。”

      聚焦三大經濟錨定產業地標

      權威機構idc日前發布了《2019年下半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數據跟蹤報告》,2019年全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規模為4.9億美元,同比增長22.6%。在市場表現方面,德國sap和美國微軟分別排在第二、三位,第一位則是坐標無錫的國內廠商帆軟軟件有限公司。企業相關人士于冕透露,今年上半年,帆軟完成開票收入2.1億元,疫情期間,較去年同期實現了逆勢增長。

      帆軟是我市快速崛起的數字經濟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數字經濟在疫情中突圍而起,高端軟件、大數據和云計算增長分別達到了26.9%、17.08%。

      市工信局相關人士表示,產業地標的一個重要定位是,產業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在重要的細分領域能夠體現國內甚至世界最高水平。產業地標一般具有總量規模大、產品品質好、創新能力強等特點,在一個地區的產業結構中占比高、影響廣。

      “地標”意味著體量也意味著質量。最新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中,無錫有6家企業上榜,在地市級中排名第一。上榜企業大多集中在生物醫藥和集成電路產業領域。在惠山園區,以先進醫療器械、高端生物醫藥和前沿精準醫學為主要產業發展方向,時代天使、生基醫藥、保諾科技等為代表的一批創新型醫藥企業茁壯成長;在新吳區,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以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和數字化醫療為產業主攻方向,目前已簽約入駐17家海內外優質生物醫藥企業;濱湖區依托醫藥研發外包服務產業,重點在生物制藥、高端醫療器械和醫療康養等領域布局產業。

      從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1-6月份,全市入庫的規模以上醫藥制造企業108家,實現工業總產值265.89億元,同比增9.7%。

      以科技創新抬升“產業地標”海拔

      雖然無錫產業門類多,也出現了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但企業單體規模普遍不大,頭部企業的引領作用還略顯乏力。就物聯網來說,與全市2800億元的產業總量相比,技術的供給質量不高、支撐力偏弱,在“卡脖子”地方取得突破的不多,能夠體現產業地標水平的創新策源能力還有待加強。

      陳文斌認為,進一步培育“產業地標”,要加大對國家級創新平臺的爭取,把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結合起來,占領“制高點”和“話語權”。“重大平臺是打造產業地標的創新引擎,依托太湖灣科創帶,大力推進車聯網先導區、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創新中心、‘芯火’平臺等國家創新平臺建設,吸引產業、技術、人才等各類資源在我市落地,著力提升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有人士也提出,在產業發展至一定規模時,要更加關注產業與金融的緊密結合,發揮市產業并購基金引領作用,積極支持集成電路、物聯網等領域企業通過兼并、收購等多種方式開展投資并購,做大企業規模,提升龍頭地位。“頭部企業引領、專精特新企業支撐、中心企業配套,才能快速崛起一個健康發展的產業地標形態。”

    上一篇:堅持清單化推進項目化管理 確保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下一篇:這是本分類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