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00位!昨天上午,無錫市入境轉運工作專班工作組駐昆山轉運站迎接了返蘇轉運第20000名旅客,并成功轉運至無錫。
“回家的感覺真好,心里踏實,感到非常激動。”作為轉運工作重啟以來江蘇累計轉運的第20000名旅客高先生說,一家四口是從美國回來,在上海入境后進行了三天的隔離健康觀察,符合條件后,第四天到昆山中轉回到無錫進行11天的隔離觀察。因兒子只有12個月大,怕路上時間長不適應。沒想到,意外驚喜的是不管在哪里都受到工作人員體貼細致地照顧,一下子把心中所有顧慮全都打消了。為迎接高先生及家人的安全返蘇,省轉運專班綜合協調組和交通轉運組以及無錫轉運專班為高先生一家送上了鮮花和“江蘇入境轉運第20000人”紀念卡。
作為無錫外防輸入的最前線,位于昆山花橋的轉運基地,承擔了從上海入境來蘇人員的全部轉運分流工作。據統計,從8月3日至10月26日,無錫轉運專班已平安順暢轉運旅客1869人。這個數字背后,是這群“轉運人”為了嚴防境外輸入,日夜奮戰在交通轉運第一線,用他們的堅守,構筑起了密不可破的防境外輸入第一道防線,為全市人民筑起一道健康“堡壘”。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昆山花橋國際博覽中心,這里是江蘇省涉外聯防聯控指揮部口岸工作組對接上海轉運工作專班駐地,專門負責由上海入境赴蘇人員的接收轉運點。記者經過全副武裝后進入了無錫駐昆山專班“最前沿”。在昆山轉運中心內,記者見到在轉運中心入口處設置了一個入口工作臺,用于接收由上海入境人員的信息,便于接駁時對入境人員進行清點,確保不漏一人。走進大廳內,看見兩旁有序分布著南通、蘇州、南京等各個城市的專班駐點,每一個區域都實施座位間隔分離,工作人員對入境人員進行量體溫等健康問詢。
“在上海入境時已經進行了三天隔離,符合條件的人員由統一車輛接送至昆山指定的中轉基地,然后在昆山中轉站進行二次篩查,符合條件的人員再由無錫駐昆山專班組統一安排車輛至無錫服務點。”無錫駐昆山專班組長、市公安局口岸簽證處副處長何侃侃說,量體溫、核實信息、提取行李,專班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對接確認等相關機制流程非常成熟和流暢,快速有序得益于工作人員提前與每一位旅客進行溝通,目前每天約30人的轉運量,而每天的信息核查工作,常常要到晚上才能完成。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一名返回無錫的旅客進入轉運內場后,無錫接轉專班工作人員都會迎上前去,發放印有“離家越來越近了!”“家鄉的味道是可口的小籠”“歡迎回家,無錫愛你”等字樣的卡片。“入境人員一路旅途勞累,難免會有情緒波動,雖然只是一張小卡片,但可以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回到祖國、回到江蘇的溫暖。”何侃侃說,這是無錫市專班專門定制了充滿錫城特色的入境轉運友情提示卡,提示卡為明信片形式,正面印有轉運流程、友情提醒和靈錫二維碼,背面印制了以無錫風光和特色小吃為背景的圖片,加上溫馨的話語,讓許多歸鄉游子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也展現出無錫特有的包容氣質與城市形象,幫助中外人士更好地了解無錫這座充滿人情味和煙火氣的城市。
記者了解到,雖然已近秋冬,但專班組工作人員依舊穿著短袖和單薄的褲子,因為他們每天身著厚實的防護服工作5、6個小時,常常汗流浹背,一雙手也因戴了兩層防護手套出了疹子,工作結束后,一支藥膏在同事之間互相傳遞使用。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公安、衛健(疾控)、外辦、邊檢、商務、交通等工作人員每天不分晝夜從昆山轉運境外人員,從人員落地到轉送,全流程實現了“無縫式”對接,確保“閉環式”管理,精準防控,堅持“守住一線,放開全域”的原則,牢牢守住了江蘇人健康的“東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