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步道生態透水鋪裝面積不低于鋪裝總面積的40%,每隔200米至少要有一處休閑座椅,慢行道建議用“高級灰”、騎行道用“清新綠”、跑步道用“熱烈紅”……這是記者在《經開區美麗河湖建設導則》上看到的極其細致的規劃引導要求。記者近日從市自然資源規劃部門獲悉,我市經開區、新吳區等地陸續開展美麗河湖建設《導則》的編制,方便建設項目“有章可循”,提高建設品質。
今年9月我市啟動美麗河湖三年行動計劃以來,全市各地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江陰高標準建設沿江沿運河八大主題公園,規劃以30公里慢行綠道串聯起船廠公園、韭菜港公園等;宜興明年計劃投資2.85億元全面推動河湖風光帶建設;梁溪區提出“水韻梁溪”整體建設方案,規劃建設九曲基、前進河等市民身邊的美麗河湖;錫山規劃推進九里河、北興塘等區域綜合整治和景觀提升項目……我市計劃在三年內完成對814條河湖的集中整治和扮靚美顏,規劃的頂層設計和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經過調研,我們發現,經開區境內的河道,有的河岸空間連通性較弱,部分綠地拓展空間受限;有的岸線生態景觀和功能相對單一,缺少視覺焦點等,這都需要通過規劃的頂層設計來逐步解決?!笔凶匀毁Y源和規劃局經開分局負責人介紹,該區的《美麗河湖建設導則》已編制完成,將經開區境內河道按功能和類型分為一級骨干廊道(城市形象復合型綠廊)、二級骨干廊道(城市公共休閑型綠廊)、三級支干廊道(城市生活服務型綠廊)、四級支干廊道(城市基礎聯通型綠廊)四類,針對不同等級的河道,從河岸空間寬度、海綿城市建設、生態保護、場地和親水空間、通行要求、景觀家具配給等方面逐級給出建設引導要求,一目了然。
比如,在尚賢河、貢湖灣等一級骨干廊道上,要求“透水鋪裝占總鋪裝面積40%以上,下凹綠地、雨水花園等可調節雨洪的綠地占總綠地面積30%以上”,而在方橋河、廟港等三級支干廊道上,兩個數字分別提高到80%和40%以上。規劃人士介紹,一級河道主要承載生態功能,二三級河道不少流經生活區域,因此二三級河道在透水鋪裝、駁岸設置等方面要求更高,要便于居民戶外活動。
冬日午后的暖陽,吸引家住儂聯佳園的江女士帶著女兒來到樓下碧水河畔的小游園玩耍。“今年碧水河(清源路—華誼路)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完工后,通過海綿設施建設,地塊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可達90%,污染物削減率達55%,極大提升綠地蓄水凈水能力?!必撠燀椖康奶鲁侵脴I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凹綠地等海綿設施只有鋪設到一定的量,才能真正起到調蓄徑流、凈化水質的作用。明年,經開區還將實施閃溪河(高浪路—東夅河、廟港(和風路以南段)、夾洚上河(蠡河—華誼路)綜合整治等一批美麗河湖建設項目?!坝辛恕秾t》,也就有了工作提優的方向?!?/p>
與“年輕”的經開區不同,新吳區正在編制的《導則》更注重梳理藍綠空間范圍。據介紹,除了明確各河段定位、風貌、步道系統、駁岸系統等規劃引導要求外,該區還突出強化規劃管控,侵入河湖藍綠空間范圍的違章建筑原則上都要拆除?!按送?,過去由于建設標準的不統一,部分小區空間緊臨河岸線,我們希望有更多居民支持美麗河湖建設,有條件的地方能否協商沿河退讓四到五米,用于濱水公共綠道建設,通過合理的規劃引導,貫通濱水綠道體系,同時結合濱水開放空間節點,實施一批精品項目,為群眾提供多樣化、特色型、高品質的濱水戶外空間,促進美麗無錫建設?!毙聟菂^規劃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