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位于黃石大橋堍的梁溪區特種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置中心正式啟用,該中心預計將完成30萬噸的特種垃圾年處置量,全面參與梁溪區舊城改造、海綿城市體系建設、城市第五立面打造,助力城市品質提升以及人居環境的改善。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環衛車運送過來的裝修(建筑)垃圾進入分揀中心堆料區,通過皮帶傳送,由分選機篩分,將廢舊金屬、塑料、木板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被分離。分揀后的建筑垃圾則通過皮帶運輸機進入破碎中心,破碎成不同粒徑的骨料,隨后進入制磚中心,根據需要生產出各種類型的建筑用磚,裝修垃圾順利實現資源化利用。
從“老城廂”到“新梁溪”,近年來,梁溪的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由于舊城改造、道路改擴建,全區建筑垃圾等特種垃圾消納成了緊迫現實問題。這一占地近21500平方米的梁溪區特種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置中心建設投用,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
中心按照國家綠色工業建筑的標準,建設了生態節能的綠色廠區,引入物聯網、智慧城市理念,還設計研發了無錫市特種垃圾資源化處置管理平臺,提升了特種垃圾利用率。“我們將建筑垃圾做成再生磚、透水磚、擋土墻、砌筑砂漿、抹灰砂漿、墻板、道路穩定土等再生環保產品,平均成本較天然材料也是會低不少。”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主要對梁溪區居民日常生活產生的可回收物、大件垃圾、有害垃圾等進行分類收集、暫存和處置。中心的大型設備是由歐洲進口,結合目前居民建筑垃圾的組成成分后改良而成。中心分為分揀區、破碎區、制磚區三個廠區。
三個中心廠區后則是梁溪區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已經初步形成一套“互聯網+物聯網+智能垃圾分類”的運行模式。智慧化的垃圾監管平臺會將監管觸角延伸到各個小區、每個垃圾桶,進行集成化資源管理。在中心后臺可以清晰地了解垃圾收運情況,對梁溪區范圍內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都有很大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