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錫物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資訊  >  行業新聞  > 無錫入選“雙智”意義何在?

    無錫入選“雙智”意義何在?

    2021/5/10 21:11:13

    來源:互聯網

      5月6日,無錫與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等城市共同成為住建部和工信部組織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首批試點城市。從2013年無錫入選住建部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到2019年無錫獲批工信部評選的全國首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再隨著此次入選“雙智”城市,數字時代息息相關的兩條發展路徑正式交匯同行。

      對無錫來說,“雙智”融合交匯不是簡單的“1+1=2”,經過兩輪“三年”智慧城市建設的積累和2年多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的探索實踐,未來,數聯、物聯、網聯的萬億數據“端口”有望在“雙智”生態下實現聯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物聯網產業處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無錫入選“雙智”的意義在于,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將更廣泛地布局、提供更精準的服務、更大力度支持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而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作為交通大數據的來源,也將成為智慧城市生長的動力來源,例如交通流量、路面顛簸等數據,“如果以前穿戴設備可以診斷人的健康,那么未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就可以成為了解城市的狀況一個重要窗口。”

      全產業鏈催生豐富應用場景

      位于錫山區的南山小鎮,無人接駁小巴、無人物流車、無人售賣車、無人巡更車、智能交通路況感知等構筑了一道未來智慧生活場景。小鎮以車聯網產業生態鏈為主導產業,匯聚一大批國內領先的車聯網產業龍頭企業、科研機構、數據中心,致力于打造世界領先的車聯網產業智慧平臺,是國家未來車聯網戰略產業和信息技術創新的重要聚集地,車聯網跳出了“車”本身,成為數據匯集、分析、應用的前端。

      作為全國首個車聯網先導區,無錫以車路協同為代表的車聯網技術應用已取得初步成效,并進一步利用和帶動當地汽車產業,從車聯網賦能整車和供應鏈影響整車兩條路徑實現汽車電子與車聯網的融合發展與深度應用。

      無錫車聯網產業鏈條長,角色豐富,涉及傳統車輛零部件、智能化終端和芯片、整車制造、路側設備、車路協同系統集成、車聯網平臺及服務、其他產業配套等各個環節。在主產業鏈中,新型車載零部件、車路協同系統、車聯網應用服務等領域存在優勢,科技資源相對完整豐富。在其他產業配套中,圍繞企業用地、產業鏈完善、初創企業孵化、技術檢測、標準研制等方面為無錫市車聯網產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應用側,智能化基礎設施和“車城網”平臺建設,得以在城市基礎設施領域推廣應用先進感知技術,將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測試和應用場景,積極推動實現商業化運營;

      ——在產業側,企業和科研機構將得到更加明確的引導,如加大5g通信、大數據、信息安全等網聯化技術研發,加快云控基礎平臺、基礎地圖與高精度定位等技術的研究,規模化商用進程將大大加快。

      產業資源加速聚集

      產業圖譜正在加速編織。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接下來,我市將重點布局錫山、濱湖等地區,通過市、區兩級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項目,推進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戰略布局落地,實現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協同是關鍵詞。新建道路將嘗試智能化設施規劃前置等創新做法和機制,分階段實現全市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基礎設施覆蓋,擴大覆蓋廣度。同時,運用遙感、rfid、傳感器及攝像頭等多種感知技術,綜合運用5g網絡、北斗系統等網絡通信技術,加強與市政、城管、自然資源等領域基礎設施的聯動,提升智慧基礎設施的能力,增進覆蓋深度。

      數據將加速流動。推進部門、行業間數據的互聯互通,重點匯集公安交管、交通運輸、住建規劃、城市管理、自然資源等政府職能部門數據,以及公交、物流、重點車輛等行業數據,圍繞安全、兼容、高效、實用等目標提升城市級車聯網平臺綜合能力,實現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產品、不同方案在我市平臺上的多跨統一。

      商業模式實現更加流暢

      應用體驗不足長期以來是困擾各個車聯網先導區、示范區的問題。我市基于先導區品牌、覆蓋規模和數據共享的優勢,有做強做優車聯網應用的基礎。當前,我市正與百度、高德、快手等知名企業合作,借助互聯網的思維,以app、車載終端設備等多入口、多終端為切入點,全面提供道路信號機、交通事故、擁堵信息等安全和效率類交通信息服務,提升群眾體驗。

      而“雙智”讓商業模式實現更為流暢。如果說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是單向的投入的話,那么現在就是要實現雙向的商業模式。我市與移動、華為、中興、百度、博世、奧迪等龍頭企業在智慧城市和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正探索合作,主要集中在地圖、城市服務等app、智能車載終端,并加速向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延伸,在市容市貌、道路養護、智慧停車等領域形成可執行、可推廣的經驗和標準,而這些都將成為產業新的風口,為眾多物聯網企業和智慧交通產業指向更為精準的方向。

    上一篇:江陰“一針一線”繡出黨史教育“錦繡圖”

    下一篇:這是本分類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