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百元一晚的房間能免費住,確實給大學生減輕了不少壓力。”前不久,老家徐州的畢業生彭凡來錫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計劃”,經申請,她成功入住青年人才驛站,開啟“職場初體驗”。如今,她已在梁溪區黃巷街道成為一名鄉村振興志愿者。
營造“拴心留人”的青年發展環境,從年輕人落腳的“第一間房”開始。目前,我市已建成“青年人才驛站”10家,覆蓋全市8大板塊,合計開放285個房間、425張床位,為畢業兩年內的異地來錫高校畢業生免費提供住宿、求職、聯誼等便利。人才驛站下一步該怎么升級?城市又該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近日,本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一間房”成為引才“得分點”
異地求職,初來乍到,在陌生的環境里,有一個能遠程申請、到達后立刻背包入住的溫馨居所,是很多青年人才的剛需。
宜興自2020年起就打造了無錫首個住宿類青年人才驛站。在宜興新城路的杰希精品酒店,記者看到這里專門為年輕求職者準備了20間房,每個房間電視、空調、獨立衛浴等設施一應俱全,免費入住時間也從一開始的7天延長至如今的90天,讓青年人才能夠安心、定心地在宜實現自我發展。
“我們這個驛站地處氿街,出行方便,房間裝修風格也比較年輕化。”杰希精品酒店經理丁彩萍說,自從打造人才驛站以來,年輕人的到來顯著提升了酒店的“活力指數”。她拿出手機,點開“無錫人才”微信公眾號,進入“青年驛站”菜單,線上即可“一鍵式”預約入住。從后臺信息了解到,今年8月至10月,入住這里的求職者一批接著一批。有的來宜興公司面試,短暫入住兩三天;有的在導師推薦下到宜興找單位實習,一住就是一個月。
良好的環境和周到的服務,給入住者們留下深刻印象。“這次畢業實習,我對‘環保之鄉’宜興有了新的認識,并充分感受到此地對青年人才的重視,更加堅定了我把宜興作為首選就業城市。”在記者回訪中,南京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學生袁迪表示,自己和10余名同學在宜興某公司畢業實習之際,入住青年人才驛站度過了難忘的兩周,這里不僅解決了畢業生求職短期住宿燃眉之急,更是大家融入無錫的“第一窗口”。
“目前,無錫采用‘人才公寓+酒店’聯合運營的模式,選擇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點位建設了10家青年人才驛站。”團市委青少年權益部副部長高理雯說,大多數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都很注重租房性價比以及居住歸屬感,在城市和青年的“雙向奔赴、相互成就”中,“一間房”愈發成為人才青睞城市的“得分點”。
“一站式”打出留才“組合拳”
青春歡唱吧、共享健身房、城市微書房,以及印著“無比愛才”字樣的文化衫,擺滿就業資訊、青年讀物的定制書架,各類梁溪特色文創產品……在北塘大街“漫心·梁筑”,為滿足青年人才學習、生活、辦公等多元化需求而量身定制的“小確幸”隨處可見。梁溪團區委副書記王一鳴告訴記者,在這樣的“暖心第一站”,人才能享受到的遠不止免費住宿,還有就業創業咨詢、人才政策解讀和交通文旅等服務。“我們還會不定期舉辦一些推介活動,把崗位資源送進驛站。”王一鳴說。
城市呼喚千金難求的“金鳳凰”,更呼喚為人才發展搭建平臺的“筑巢者”。高理雯介紹,我市按照“一區一模式”“一站一品牌”建設思路,鼓勵各板塊發揮各自區位、產業優勢,探索各具特色的青年人才驛站運營模式。如新吳區在驛站開設“創客中心”扶持青年自主創業;惠山區在青年人才居住期間,鼓勵他們參與團區委舉辦的就業創業訓練營、沉浸式情景劇等主題活動;宜興在“住宿類”基礎上,拓展出“載體類”“休閑類”驛站,不僅整合各類孵化器、加速器平臺為青年創客提供優質“土壤”,還在城市書房、咖啡店、步行街等網紅打卡點設定青年人才專屬優惠,為年輕人提供休閑集聚空間。
我市正大力推動青年人才驛站提質擴面。據悉,今后驛站將更好地與青年之家、青年學習社等團屬陣地相結合,并配備專屬管理團隊,建立常態化聯系線上社群機制,帶動青年“以站會友”,拓展交際圈、融入新城市,緩解青年求職心理壓力。年底前,全市將完成60家青年人才驛站建設目標,為來錫青年打造“30分鐘驛站圈”,助力青年扎根無錫、愛上無錫。
“一條鏈”釋放聚才“磁吸力”
吸引青年人才,無錫近年來一直都很努力。積極塑造“無比愛才、錫望您來”城市品牌,優化升級“太湖人才計劃”,實施大學生“錫引”工程,為來錫高校畢業生提供租房補貼、一次性購房補貼、一次性生活補貼、大學生創業支持等。在錫入職一年內,青年人才還可享受地鐵乘坐優惠、免費游覽公辦園林景區等福利。
“人才競爭已不光是單純的薪酬待遇比拼,更是人才發展環境的較量。”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處長袁曉雷表示,住是引才聚才的關鍵保障。躋身于各類花式“搶人大戰”中,無錫要想讓年輕人真正安定下來,除了在“住房”上給予短期的幫扶,更重要的是在“安家”上用心用情,讓越來越多的人才能“有房住”“住得好”。
眼下,全市各地正通過新建、盤活利用或改建、市場化籌集等方式推進人才公寓建設。走進梁溪區國際人才公寓,家的溫暖氣息撲面而來;錫山區東亭街道,投資約3000萬元改造的人才公寓每年為這里“引流”超1000人次;無錫經開區內,1068套太湖新城人才公寓已引入社會資本進行改造提升。據統計,今年全市將新增10000套人才公寓,切實滿足人才迫切需求。
與此同時,無錫還明確提出,2022年打造示范性國際人才社區2個,2023年打造不同類別的國際人才社區7個以上,到2025年打造一批開放便捷、人才認可、具備全國知名度的品牌人才社區,讓無錫成為高層次人才近悅遠來的熱土。
林茂鳥歸,水深魚聚。從人才驛站、人才公寓到人才社區,我市“一條鏈”式助力人才實現宜居夢,不斷釋放聚才“磁吸力”,真正讓無錫成為青年人才向往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