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留在璜土,來無錫的都要暖心接待。”璜土鎮負責人把解決問題的關鍵落在“服務”二字上。近日,該鎮下轄的13個村(社區)的小區、自然村,在原有村級管控站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設立了13處返錫復工人員服務站。
緊挨著揚子江路的篁村村把服務站就建在了揚子江路邊的公交站點,每一位在寒夜中返錫的務工人員,在這里都能喝上一杯熱騰騰的紅糖姜茶;璜土村直接將原來的管控站進行擴容,建起了“暖心驛站”,擺上瓜果茶點,好讓趕路的人們在這里歇一歇腳,攢些氣力,奔往下一程……
在璜土村服務站,璜土鎮的暖心服務“‘七個一’標準”,被用紅紙打印貼在了最醒目處:制定“錫康碼”操作流程指導、疫情嚴重風險地區人員分級分類管控方法、返錫復工人員有序辦理相關手續等“一套機制”;對于每個返錫復工人員免費發放“一只口罩”;配備接送復工人員進村入戶的“一輛車子”;張貼“一套標識”;免費提供“一份愛心餐”;設置“一個休息區”;發放“一套宣傳資料”。
璜土村黨委書記錢俊賢介紹,社區工作人員一旦在村(社區)服務站發現“錫康碼”紅碼人員,就會安排專車落實集中醫學觀察或居家觀察措施,并按照原數據報送流程及時上報指揮部。
“我們村8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已經回來了600多名,除了30多名在居家隔離,絕大部分已返工。”在北湖西村,村官李青一口氣報出了最新數據,“90后”的他,言語間透著對未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