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錫物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資訊  >  行業新聞  > 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相比,無錫“三農”需邁出更為堅實的步伐

    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相比,無錫“三農”需邁出更為堅實的步伐

    2020/6/18 19:05:23

    來源:互聯網

      昨日,《無錫市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示范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正式下發,圍繞農業、農村、治理、農民和體制現代化,推出25項任務,到2022年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我市推進全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示范建設的發力之舉。

      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相比,無錫“三農”需邁出更為堅實的步伐。當前,一二三產融合還不夠深,特色農產品品牌還不夠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還不夠強……瞄準這些“三農”發展“短腿”,《方案》明確了34項指標和25項任務,強化改革創新,聚焦重點難點精準發力。

      農民生活更好。錫山區先鋒家庭農場因生產蔬菜無土栽培種植裝備而聘了一批員工,原本務農的村民戴文生去年上崗,一年增加收入2萬元。目前農場帶動就業農民30多名,幫助他們增加年收入60多萬元。創業帶動就業,是破解當前農民在增收渠道還不寬、集體經濟運行質量有待提高問題的有力抓手,亦是《方案》力推的富民舉措之一。《方案》明確要著力打造農民幸福生活,實施農民創業就業、農民增收致富、集體經濟增收、農民素質提升和相對貧困幫扶五大計劃。我市將大力發展農村休閑、康養、網絡、文創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加強創業帶動就業,鼓勵開展農村閑置農房、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到2022年,村均集體收入力爭達1000萬元,集體經濟強村占比達到10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到1.838,強村富民效應進一步凸顯。

      農村環境更美。作為全市首個整村住房翻建工程,錫山區談村已建戶數達195戶。引人注目的是,村民在享受實現雨污分流、用燃氣燒水做飯、河道修整一新等環境新福利時,還著手改造舊影劇院,集納老物件、老照片,使改善人居環境與引導文明鄉風相融并進。《方案》明確,這樣以農房建設、村莊環境整治為起點,優化人居環境、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的鄉村三年內要遍地開花。按照《方案》,到2022年,農村人居環境“一推三治五化”專項行動深入推進,鎮村河道全面消除黑臭水體,農村要在空間規劃、基礎設施、環境面貌方面有較大提升。同時,深入推進“一核心四平臺”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網格治理,推進自治、法治和德治深入融合,使鄉村治理更有效、充滿活力,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推進提供保障。到2022年,全市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達標率要達100%。

      農村產業更強。不用一滴農藥、種收儲環節采用高效機械設施的從心農業基地,一斤大米售價65元且很俏銷;在我國首次成功繁育淡水大黃魚的江陰申港養殖基地,黃魚市場售價每斤100多元……這樣種養技術先進、模式優化的農業基地在3年內將迅速增多。《方案》就農業提質增效給出具體目標:加快建設適宜機械化作業和信息化管理的高標準農田,推廣應用綠色高效農機裝備和技術,到2022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97%,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茶果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60%。圍繞這些目標,我市將推進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現代農業眾創空間建設,加快生物農業、智慧農業等技術研發,促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百企建百園”100個項目建設、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建設等,加快創新驅動,使農業產業更好地彰顯特色、做大做強。到2022年,我市要基本達到農業農村現代化評價指標值,農業勞動生產率達到9.3萬元/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