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首次轉正!昨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1-5月,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3%,高于全省平均0.9個百分點,增速列全省第6位。相關人士表示,從1-5月看,我市工業經濟運行克服了疫情帶來的影響企穩回升,五大行業中電子、冶金行業均實現正增長,機械、石化、紡織行業降幅也進一步收窄。
位于經開區的萬華機械新廠房內,各條生產線滿產開工,新產線也將在7月份正式投入生產。總經理魏仁告訴記者,得益于國家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企業5月產值相比4月增長50%,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經歷了疫情帶來的2-4月的低谷期,國內整車廠帶動汽車零部件行業正在快速復蘇。”根據權威部門統計,國內汽車市場近期表現遠高于此前預期,4月、5月銷量逐月走高,預計未來幾個月車市都將處于正增長狀態。在手訂單充足,讓企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魏仁表示,企業今年產值預期增長將達到20%。
乘用車表現亮眼,商用車則保持了一貫的增長態勢。全面復工后,汽車行業率先迎來“新基建”利好的正是商用車市場,尤其是重卡與工程基建項目緊密相關。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1-5月產量累計12.96萬臺,同比上升6.32%,銷量累計14.49萬臺,同比上升16.56%。相關人士預測,由于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快速增長,下半年,機械行業實現正增長的機會非常大。
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機械行業在5月當月實現了較快增長,增幅達到了7.8%;電動車行業表現尤其亮眼,產量增長超過30%。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陳開亞表示,疫情讓原本就持續增長的電動自行車市場更加火熱,總體來看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小,目前產線滿額運轉、訂單充足,“一人一車的出行方式被更多市民所接受,帶來了國內電動車市場的全面利好。”
對沖疫情影響,企業的積極應對體現了經濟的韌性;與此同時,政府更為貼近和高效的服務,則盡心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5月底,無錫市鑫潤工業爐有限公司一筆800萬的貸款即將到期,續貸需要重新辦理抵押,如果正常排隊辦理,抵押手續一般需要5-6天,這樣一來,企業短期資金周轉將出現困難,財務成本也將大大增加。收到企業迫切的求助需求,市轉貸應急資金管理平臺按照相關規定為其啟動了綠色快捷通道,縮短了轉貸資金辦結時間,僅此一項就為企業節約成本約20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人士表示,1-5月份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由負轉正標志著工業經濟全面進入了“回升”通道,全省排位繼續前移,“之前是電子行業一枝獨秀,到5月份冶金行業實現增長,機械行業未來向好,這三大產業占到了工業經濟的7成左右。但是對出口依賴度較高的紡織行業來說,由于全球疫情不確定性,下半年依然較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