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錫物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資訊  >  行業新聞  > “愿與無錫共同編織‘鎂’夢”

    “愿與無錫共同編織‘鎂’夢”

    2020/8/2 13:40:45

    來源:互聯網

      鎂合金,密度小,強度高,散熱和耐腐蝕性兼優,承受沖擊能力比鋁合金更強,用它制成的產品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對于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復生來說,鎂合金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早在20多年前,他就有一個讓更多人知道鎂,讓鎂合金為更多人生活服務的愿望。2年前,任職重慶大學的潘復生將他的首個院士工作站設在惠山區前洲街道中福鎂鋁,與企業共同開發新型鎂合金產品。無錫市、惠山區政府也及時將其納入無錫市“太湖人才計劃”與惠山區“先鋒英才計劃”,配以完善的政策保障。如今,隨著各種創新研發產品的不斷推進與落地,作為無錫市科學顧問的潘復生,“愿與無錫共同編織‘鎂’夢”的心愿已愈發清晰與真實。

      鎂合金產品真的那么好嗎?潘復生描繪了這樣的場景:將來的早晨,我們被裝有鎂電池的鬧鐘按時叫醒,用著鎂合金材質手機,開著大量使用鎂合金材料的汽車去上班,到了辦公室,辦公桌椅和電腦也都是鎂合金產品。“到時候,人們會發現車子遇到路面不平時晃動沒那么厲害了,計算機變得更輕薄,機箱長時間工作后也沒那么燙。”潘復生的助手王敬豐教授說,鎂合金產品不僅輕便,而且減震性能比鋼產品高幾倍、比鋁合金產品高幾十倍。

      在鎂合金領域,我國的優勢又在哪里呢?中福鎂鋁董事長徐瑞福告訴記者,全球鎂礦資源豐富,儲量僅次于鋁和鐵。鎂合金的推廣應用有利于緩解全球鐵鋁礦資源短缺問題。不僅如此,在輕量化和節能減排成為全球產業大趨勢的情況下,鎂合金的推廣應用又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排放,節能減排效益十分顯著,對改善環境質量意義重大。因此,鎂合金的研究與應用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惠山是“一鎮一院一產業”模式的發軔之地,其初心就是從企業的研發需求出發尋找對應的科研力量,為科研、產業的深度融合校準方向。潘復生院士在惠山深耕共建,也是相中本地優越的營商環境與深厚的制造業底蘊,“企業具備合格的科學素養,這在惠山乃至無錫是一種共性現象。企業解決了痛點并提高了創新能力,而專家則體會到‘實驗室技術’順利實現市場化的喜悅。”

      “成果不轉化,再好的專利等到若干年后也是廢紙。”潘復生常常強調的這句話令徐瑞福印象頗深。2018年4月院士工作站落戶后不到半年,4條國內最先進的全自動鎂鋁合金擠壓生產線相繼投產,2個月就形成了千萬元銷售,可謂旗開得勝。在院士團隊的指導下,企業去年取得8個發明專利和10多個實用新型專利。其中,國家“十三五”重大科研項目——高鐵輕量化鎂合金結構件材料的研制成功,將為高鐵每節車廂減重800公斤,進一步提升載客容量,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據王敬豐介紹,頁巖氣鎂材料壓力球閥、鎂合金機器人手臂等項目也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未來的能源采掘與智能制造領域會出現更多“無錫制造”的鎂合金產品。

      產學研合作由來已久,形式多樣,各界也一直在探索效益與生命力兼具的合作模式。“從雙方各自的角度看,相互解決各自痛點、難點問題才能實現長久合作。”徐瑞福介紹,科研院所配備的設備儀器大多數屬于實驗室級別,不適應產品中試需求。潘復生院士研制一款鎂合金產品,但學校的500噸級擠壓機遠遠達不到試驗要求,中福鎂鋁擁有一臺3600噸級的裝備,順利幫助院士取得理想的實驗參數與產品。究其原因,雙方成為了“命運共同體”:專家幫助企業解決科研難題,企業則為專家解決學校所不具備的科研裝備,互惠互利,共同進步,這也是惠山長期摸索后形成的“院士經濟”模式的重要內涵。

      任何時候,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資源。每個院士的背后都是一整個科研團隊。自從和無錫結緣,潘復生每周都要與企業通電話,一有空就會到現場指導項目進展。“在實踐中找問題、解決問題,教授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他認為,院士工作站的存在,在科研成果和產業發展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結合點。隨他而來的,是一支由教授、博士組成的10余人科研團隊,以及絡繹前來的重慶大學實習生。他們與企業技術人員同吃同住,隨時就科研攻關中遇到的問題碰頭商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太陽能鎂合金支架產品順利面世,今年就會有小批量產,順利的話還能搶占這一廣闊民用市場的先機。”徐瑞福難掩興奮之情。

    上一篇:我市與中國建筑集團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下一篇:這是本分類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