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錫物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資訊  >  行業新聞  > “大院強所”創新 開道,志在登頂

    “大院強所”創新 開道,志在登頂

    2020/8/4 20:27:48

    來源:互聯網

      7月中旬,江蘇集萃華科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召開了一次董事會,定下新能源動力的光纖檢測系統和工業大數據兩個新的戰略方向。在獲得全省地級市首個頂尖人才最高支持1億元資金后,如何把這筆錢用到“刀刃”上,中科院院士丁漢領銜的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迅速做了決斷,“政府支持力度大,我們對于關鍵技術的攻關力度要更大、速度更快。”

      8年前落戶無錫惠山區,從初始的幾人團隊到如今研究院、產業化公司、國創中心構成了一個“大院強所”,一條產學研深度融合之路清晰可見。

      做家門口的智囊團

      服務產業轉型升級

      和億元頂級支持相對應的,是這樣一串數據:建院8年,累計申請各類知識產權成果220余項,累計轉化金額3700余萬元,成果轉化率超過30%。在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理事會舉辦的院所評估中,華中大研究院連續三年位居前三。

      研究院的初心是什么?丁漢告訴記者:高科技產業化?!皠傞_始的時候就是兩個目的:一是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持;其次,學校里有很多科研成果都面臨著真正變成生產力的問題”。

      華中大機械學科在全國高校中實力雄厚,無錫眾多中小企業轉型需求強烈,雙方互相吸引、迅速牽手,惠山區成為丁漢團隊實踐初心的絕佳舞臺。

      近三年,在區工信部門的指導下,研究院陸續為34家地方中小企業提供了公益性的智能制造診斷,先后派出918人次專業人員為企業進行個性化的智能制造升級咨詢。

      而家門口的智囊團,讓企業的進階之路變得直接而高效。華中科技大學研究院與無錫透平葉片共同研發了高端機械裝備的智能加工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在2016、2017兩年直接帶動無錫透平經濟效益5.27億元?!绊椖垦芯客黄屏恕畠蓹C’葉片數字化智能化加工技術瓶頸,為將無錫透平葉片打造成為全球范圍內‘質量最好、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高端動力部件制造企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項目參與者王金呂說。2018年,項目獲得了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此外,研究院還在更高層級釋放著技術的牽引作用。三年間,陸續為惠山區引進了中車時代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中車新能源有限公司、中車浩夫爾動力總成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前沿戰略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0億元,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發展。

      主動走出“舒適區”

      用機制保障創造力

      2017年,華中大研究院決定走出“舒適區”,在原先事業單位基礎上實施體制機制改革,離產業近的業務全部由新成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集萃華科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產業化市場化運營,此舉在全省研究院中走在前列。

      從事機械領域研發多年,丁漢深知,“做制造業,情懷當然很重要,但更需要一個可持續的體制機制作保障,讓創造力和回報形成對應關系?!?

      丁漢鼓勵研究人員當項目帶頭人,有好的項目甚至可以自己成立公司。作為母體的研究院則專心于前瞻性技術、共性技術平臺的研發,為項目產業化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撐。研究院和公司的資產關系、知識產權關系和人事關系劃分明晰,團隊活力大大激發。

      無錫黎曼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主攻工業機器人產業,其核心團隊正是脫胎于華中大研究院,如今已經成長為無錫的科技小巨人企業。據介紹,研究院成立至今已孵化企業23家。

      丁漢一直非常欣賞德國弗朗霍夫研究院“三三三”模式,去年在華中大無錫研究院成為現實:超億元的年收入,3000萬元來自政府績效考核的平臺投入、3000萬元來自縱向項目經費、4000萬元來自企業的合同收入。這種績效掛鉤的財務管理體制在他看來,是為技術變現提高創新貢獻率提供了通道。

      集聚頂尖人才隊伍

      爆發式發展未來可期

      “無錫在高端機械裝備領域的產業鏈優勢明顯,發展環境非常好?!奔凸究偨浝砥謼濛虢榻B說,政府很好地演繹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引導者、參與者和服務者的身份,最初三年惠山區政府給了每年5000萬元的運營經費,并將一棟研發大樓產權過戶,讓研究院安心做產學研的主導者。

      “8年時間里,代表華中大機械學科最高水平的技術,基本都在這兒產業化了”,而丁漢對研究院的明天有著更高的期許:希望在國家創新驅動的主戰場上、在攻克制造技術的頂級陣營里,有無錫研究院的身影。

      制造業由勞動密集型向高附加值轉變過程中,需要長期積累和穩定的頂尖人才隊伍,丁漢說:“我們的人才集聚還是做得很好的”。入職無錫研究院的人,最開始時可能是因為丁漢院士而來,但是來了之后他們發現這里有更多的職業選擇:想做創新,可以在研究院安安靜靜地做研究;想體驗創業,可以在項目研發完成之后繼續跟進產業化。

      展望未來,在“兩機”數字制造解決方案、機器人化制造裝備、感知與大數據技術三個方向上形成國際國內領先的技術并產業化,丁漢相信“研究院會有爆發式的發展”。

    上一篇:2020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將于8月至10月在錫舉行

    下一篇:這是本分類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