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錫物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資訊  >  行業新聞  > 江陰錨定“排頭兵”,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江陰錨定“排頭兵”,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2020/8/5 23:11:29

    來源:互聯網

      堅決打贏“收官仗”,奮力奪取“雙勝利”,深刻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江陰將以什么樣的決戰決勝姿態中流擊水、奮楫勇進?“大戰大考”下半場,江陰又如何在深入推進產業強市,建設美麗無錫實踐中交出過硬答卷?本周一,無錫日報融媒體報道團隊來到江陰,聆聽新時代“長江之歌”。

      “過去,在太湖之濱唱著‘太湖美’,如今,來到長江之畔唱響‘長江之歌’。”盡管履新只有兩周多的時間,但是江陰市委書記許峰對江陰城市發展的愿景明晰——“產業更高端、創新更澎湃、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比學趕超

      打好硬仗不輸“膽”與“氣”

      作為全國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去年,江陰gdp總量歷史性地邁上4000億元臺階,目前,該市還擁有51家上市公司、51家各類500強企業,還有162家省部級以上的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實現了全國縣域經濟和綜合發展“十七連冠”、中國工業百強縣市“三連冠”。在許峰看來,從這些數字就足以一窺江陰的“家底深厚”,這就是江陰經濟發展的“底氣”。

      前有“標兵”,后有“追兵”,周邊城市比學趕超氛圍濃,江陰的高質量發展也遭遇到了“成長的煩惱”、“暫時的窘境”,怎么辦?“吃‘翻跟頭水長大’的江陰人歷來是不服輸的。”許峰表示,面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競爭態勢,江陰要“錨定”縣域排頭兵位置,唯一的選擇就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看到差距,全力突破,打好硬仗,達到“五個更”,當好排頭兵。

      記者注意到,許峰履新江陰市委書記后,調研的“首站”就是江陰的重點骨干企業。404家江陰重點骨干企業經歷風雨,一步步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長為今天的大企業、大集團,為江陰在困難之年站穩腳跟提供了最強大支撐。天江藥業二期項目加快推進,正積極謀劃三期項目;江陰單體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遠景aesc智能電池項目,一期工程預計今年10月份正式投產……這些都讓許峰感受到了江陰企業信心之強。

      這次走訪,也讓他深刻感受到了企業轉型的迫切。“濱湖前三家上市公司市值已超5000億元。”通過板塊之間的橫向比對,許峰強烈地感受到,江陰制造離先進制造還存在差距,從眾多江陰企業家發出的聲音中聽到,他們也期待著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打造江陰新時代的產業地標,不斷增強本土企業和產業的創新力、帶動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賽道上領跑在前。

      “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是江陰產業發展的核心內涵和鮮明標志。”未來發展的路線圖已經繪就,在許峰看來,產業發展還要先抓好干部、企業家兩支隊伍建設,“干部隊伍是發展的‘領頭羊’,企業家隊伍則是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這兩支隊伍好了,可以為深入推進產業強市戰略,打造江陰新時代的產業地標提供強支撐。”許峰計劃,即將召開的江陰市委全會將改變以往在江陰范圍內項目觀摩的傳統,帶上企業家一起去周邊先進板塊觀摩學習。

      創新驅動

      緊扣高質量發展“根”與“魂”

      最近,江南大學官網公布了一組江南大學江陰校區的高清效果圖,在江陰人的朋友圈掀起了不小的浪花。今年,南京理工大學江陰校區就要在秋季迎來第一批新生,江南大學江陰校區又緊隨其后,(一期)項目計劃于明年6月完工,兩所大學的接連到來,讓江陰人圓了高水平大學夢,也讓江陰企業看到了創新要素源源不斷地在此匯聚。

      高校之所以受歡迎,正是因為江陰已經看到,與產業地位相比,江陰科技創新的“海拔高度”存在落差。“落差不加快消除,最終影響的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這一點,從濱湖來到江陰,許峰深有感觸。區域如何保持強勁的創新活力?“從卓勝微、藥明康德等濱湖企業身上就能找到答案,樓宇經濟、畝均效益背后都是創新。”

      讀懂江陰、解析江陰,方能融入江陰、引領江陰。“江陰區域面積987平方公里,陸地面積占84%以上,產業發展還有一定空間,向空間要效益,首先就是要對江陰的各板塊明確功能定位。”攻堅創新驅動,推進動能轉換,江陰思路清晰,“作為無錫‘一體兩翼’的重要一翼,將更加主動有為地融入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爭做無錫科技創新‘突圍’的開拓者和先行軍。”

      目前,江陰正面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項國家戰略疊加的機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帶領地處長三角核心區的江陰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搶抓機遇,擁抱無錫,擁抱上海,成為擺在許峰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在此背景下,只有打通“任督二脈”,江陰才能內力大增、武功精進、脫胎換骨,“打通任脈,就是持續暢通‘內循環’,打通督脈,就是全力構建‘大動脈’。”許峰說,這些都是江陰發展的“根”與“魂”。

      “美麗江陰”

      四十字描繪“美好”與“未來”

      誰家的房前屋后最潔凈?誰家的庭院四季常綠?誰家的主人熱心公益?最近,一場尋找江陰最美院子的行動在江陰火熱展開。活動的背后,是江陰這座城市充分展示美麗江陰、文明江陰建設的豐富內涵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

      “四季有花,隨處見景,規劃一流,特色鮮明,文化蕩漾,品牌響亮,產業高端,人才向往,社會和諧,人民安康。”許峰用這40個字描繪了“美麗江陰”的美好愿景。在他眼中,四季有花、隨處見景,就是要讓江陰美得有形態,把城市作為一個作品來打造,通過系統化設計、精細化管理、常態化管護,展現“城在園中、園在城中、處處成景、步步皆畫”的大美意境。

      “做到這40個字,實現這樣的美好愿景,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彰顯產業之美、形態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許峰說,江陰之美首推的就是產業之美,而產業之美,最動人之處就是創新,江陰將堅持提升舊動能、壯大新動能兩手齊抓,用“產業之美”助力“形態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用創新提升舊動能、壯大新動能,打造以數字經濟、樞紐經濟、總部經濟為重點的新經濟。”

      建設美麗江陰,地處長江之濱的江陰還肩負著美化長江岸線的責任,長江大保護是繞不開的話題。“努力把長江江陰段建設成為江蘇‘沿江美麗生態帶’、‘沿江特色示范段’中的樣板段。”許峰說,江陰將以建設長江生態安全示范區為引領,以各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推動,以完成年度“50項硬任務”為抓手,交出岸線治理、生態建設、綠色發展“三個高分答卷”,當好長江大保護的“排頭兵”。

      “城市更美好,就是要把江陰打造成為規劃一流、特色鮮明、美麗宜居的現代化濱江花園城市。”展望江陰的未來,許峰這樣描繪——城市形態更加現代化,歷史文化和現代設計有機結合,山水格局和建筑肌理相得益彰,城市功能和城市服務同步完善,城市發展和鄉村振興融合共生,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

    上一篇:為全市高質量發展 提供有力服務保障

    下一篇:這是本分類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