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11 13:51:59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隨著無錫經濟密度、企業密度、城市密度、人口密度不斷攀升,安全生產問題日益凸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去年 “10·10” “10·13”兩起事故發生后,一場席卷全市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堅戰全面打響。截至目前,全市各行各業累計排查隱患31萬余項,其中重大隱患388項,安全隱患加速 “見底”。今年1—7月,全市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同比下降57.5%和55.9%。
“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國務院江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督導組的各項要求,以最嚴肅態度、最嚴格要求、最嚴實作風抓好安全生產和專項整治各項工作。”1月13日,今年第一個全市性大會——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暨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議召開,市委書記黃欽的一席話,充分顯示了無錫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心。
織密公共安全“防護網”,當好人民群眾“守夜人”,無錫正以雷霆萬鈞之勢積極行動著。
鋪開執法“天羅地網”,老百姓有了更多安全感
平安穩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風險不除、隱患不消,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在無錫,一張全領域安全生產執法的“天羅地網”已經鋪開。
去年底,我市制定出臺《無錫市全面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和32個行業領域子方案、危化品安全綜合治理方案,形成“1+32+1”的專項整治一年“小灶”工作體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累計事前處罰6505家、罰款8072萬元,責令停產停業611家、關閉取締588家。
加強頂層設計,用制度扎緊隱患的“籠子”。“我市在全省率先實行黨政主要負責人同時擔任市安委會主任的‘雙主任制’,并在全市各地區全面落實,推動市、市(縣)區兩級安委辦實體化運行。”市安委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無錫還率先完善了行業領域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在18個市級部門掛牌增設安全生產監管內設機構,在97個縣級重點部門增設安全監管科室,在80個縣級部門加掛安全管理科室牌子,市級以下安監人員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1%。
面對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市委市政府在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六穩”“六保”工作中,特別成立12個專項督導組,對交通運輸、城鎮燃氣等12個行業領域的整治工作情況進行明查暗訪。市安委會配套成立8個派駐督導組,深入各地各部門開展督導。
疫情之“險”與安全之“險”絕不可并駕齊驅。隨著復工復產企業迅速增多,深井鑄造、粉塵涉爆、鋼鐵行業等工貿企業“三違”作業等行為易發多發。對此,市應急管理局通過開展安全生產“利劍出鞘”專項執法行動、購買第三方專家會診服務等形式堅決遏制隱患苗頭。此外,應急管理系統還通過“鏈工寶”app在微信和電腦客戶端,免費向復工復產企業提供在線學習培訓課件,實現了“不見面”培訓。
借力打力,拆除藏在群眾身邊的“定時炸彈”
違法違規“小化工”、危險廢物,這些藏在灰色角落里的“定時炸彈”無時無刻威脅著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違法違規‘小化工’的業主都知道自己干的事情是違法的,所以都躲在人煙稀少的地方,即使租了小廠房,也是在最里面、最角落的地方,不想讓別人發現。”如今,令執法人員頭疼的難題已被宜興市應急管理局攻破。
7月7日起,宜興市應急管理局邀請上海化工研究院專家,攜帶拉曼光譜快速檢測儀等專業設備,對發現的疑似非法“小化工”開展現場檢查、鑒定,第一時間固定違法證據,對構成違法犯罪的立案處理。“是不是化工產品,鑒定比較復雜,為安全起見,執法人員更不能打開壇壇罐罐直接去聞味道。”宜興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專家精準助力,目前已檢查危化品票據經營單位共計74家,采集樣本498個,立案處罰13家,有效提高了執法部門的檢查效率。
企業廢棄的危險化學品等廢物如果處置不當,同樣會造成環境污染,甚至帶來安全風險。去年12月底,無錫在全省率先建立危險廢物安全環保聯合管控工作機制,明確應急管理、生態環境、市場監管、消防救援四部門共同承擔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并組織開展專項聯合執法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相關負責人說:“以往只有環保方面的專家來進行現場評審,對安全方面的要求大家不是很熟悉。現在聯合評審以后,由應急管理方面的專家對安全生產方面的情況進行評估,安全方面也能減少相應的隱患。”
科技加持,安全生產執法插上“智慧翅膀”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基于大數據的“黑科技”正在為城市安全護航。
掃一掃液化氣鋼瓶上的二維碼,所屬企業、出廠編號、進站時間等信息一目了然,無錫市區36萬只液化氣鋼瓶有了自己的專屬“身份證”, 瓶戶對應可查可追溯。此外,市區范圍內各液化氣鋼瓶儲備站均實行掃碼充裝和配送,用戶掃碼使用,在省內率先實現了氣瓶登記、充裝、配送等全過程動態跟蹤管理,逐漸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無錫經驗”。
“瓶改管”也是管源頭的重要手段。在市市政和園林局指導督促下,各市(縣)區已完成用戶“瓶改管”簽約改造1415戶。該局公用事業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為了最大限度把控用戶端的事故風險,全市還建立了智慧燃氣監管平臺。“目前市區11000多家使用瓶裝氣的餐飲商戶中,監管平臺已覆蓋近九成,年底將實現全覆蓋。”
在無錫,一段時間里,和液化氣使用安全一樣引人關注的還有交通安全。
8月7日下午5點28分,濱湖超限檢測站值班大廳突然發出報警聲,342省道上,一輛車號為蘇ga3386貨車在經過路面動態稱重檢測預檢系統時,觸發了報警系統。隨即,交通執法人員通過對講機呼叫路面聯合執勤警力進行精準攔截,并引導至超限檢測站進行精檢。經稱重檢測,該車超載比例3.85%。公安交警依法對駕駛員實施了處罰。
市交通運輸局超限治超管理科科長高利強介紹,目前,全市境內江陰122省道、惠山229省道、濱湖342省道、新吳230省道等4處均已裝上了預檢系統。
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無錫將以背水一戰、敢于“亮劍”的超常決心和扎實舉措,堅決守住安全生產紅線、底線。
熱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