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建聚合力 逆行寫忠誠”——說出你心聲“抗疫先鋒”專場公益朗讀會,在濱湖區山水城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舉行,11位嘉賓先后接受主持人訪談,并朗讀以抗疫和奉獻為主題的經典作品。當援鄂醫療隊隊員、江大附屬醫院疾病感染科副護士長楊牡丹,帶著8歲的兒子徐立現場朗讀他們抗疫期間的書信往來時,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母子分隔兩地卻情同一心的思念與信念,讓在座的每個人為之動容。
這是濱湖區“三聲飛入尋常百姓家”活動的一個縮影?!叭暋奔袋h聲、心聲、讀書聲,該活動是濱湖區強化理論宣傳、提升宣傳工作實效的一個創新舉措,“黨聲”將黨的路線方針和目標舉措,通過“政策+文藝”的形式進行宣講;“心聲”將身邊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時代楷模的內心聲音和先進典型事跡,通過“典型+文藝”形式進行宣講;“讀書聲”將黨的創新理論,通過“理論+文藝”形式進行宣講。從去年8月起,濱湖從全區遴選出60余名優秀宣講員組建“三聲”宣講團,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已開展百余場宣講活動,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如今,像“三聲”宣講團這樣有價值導向、文化內涵和情感溫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已在全市城鄉遍地開花,為無錫爭當全省高質量發展領跑者匯聚起強大正能量。將理論宣講與情感交流相結合,我市積極探索理論宣傳、思想教育的家?;⑷の痘窂?,切實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惠山區通過“田間講堂”“廣場課堂”“車間學堂”“黃昏頭,講勁頭”等家常形式,聯系社會現實、聯系群眾感受,在講實際中講創新理論、講改革發展、講理想信念,年均宣講超1000場次,受眾超7萬人次。梁溪區開展“猜燈謎學新思想新理論”黨的創新理論宣講活動,通過“一猜燈謎、二學理論名詞、三講原文論述、四聯身邊實際、五解問題難題”,讓群眾聽得進、記得住、傳得開。
將文明實踐與城市文化傳統相結合,我市努力賦予文明實踐獨特內涵、無錫印記。無錫是京杭大運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是“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全市上千名小學生、團員青年、外企員工、稅務人員、文藝工作者、非遺傳承人、文化學者、旅游專家、運河畔居民組成22支文明實踐志愿隊伍,宣傳大運河、保護大運河,并由市文明辦統籌、整合形成無錫大運河志愿總隊,共同投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將日常開展的志愿活動與城市精細化管理相結合,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江陰設立“志愿服務活動日”,市領導周末帶領全市人民開展清潔、美麗家園的志愿服務活動,共同投身文明城市建設。宜興市推出“讓愛循環”志愿服務項目,激發大家參與社區管理與服務的熱情,形成可持續的居民自治良性循環。錫山區每天早晨7點半開展志愿“清晨行動”,日常巡查環境衛生、安全隱患等城鄉管理問題,強化小微執法,促進常態化整改,持續提升城鄉品質。
從政府部門“領唱”,到全社會匯聚起聲勢浩大的“合唱”,我市不斷探索、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共建共享機制,群眾參與度日益提升。宜興以項目建設帶動促進部門的自身建設,以活動開展吸引更多的部門和群眾自覺參與,實施黨的政策領悟、主流價值引領、科學知識普及、文化生活豐潤、美好風尚弘揚五大行動,吸引文化、教育、科技、衛生、婦聯、司法、團委等24個機關部門參與,共同形成推進文明實踐的強大合力。以海力士、村田電子等為龍頭的外企積極推動新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建設,講好無錫故事;無錫萬科打造“牽萬+”經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社區,做實鄰里互助;肯德基推出“文明有伴”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餐廳,聚焦“八禮四儀”,開展沉浸式文明傳播。
從浩蕩的志愿隊伍到長情的志愿服務陪伴,“志愿紅”成為無錫文明實踐最亮麗的風景。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志愿者167.9萬人,其中活躍注冊志愿者總數達79.28萬人,占城鎮常住人口的15.6%,位居全省第二。疫情防控期間,我市150萬人次志愿者日夜參與到體溫檢測、物資配送、心理疏導等服務中,讓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防線更加牢固。無錫連續7次牽頭組織兩省四市環太湖生態文明志愿服務大行動,連續6年開展“情暖回鄉路”關愛外來務工人員志愿服務活動,連續5年舉辦崇德樂善“一月一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極大增強了文明實踐的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