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白水,鯈鯈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國家未定,從我焉如……”昨晚,原創大型舞劇《千年運河》亮相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在無錫市人民大會堂,這場穿越千年演繹“運河傳奇”的舞劇驚艷亮相,給觀眾帶來了蕩氣回腸的觀感體驗。
舞劇《千年運河》講述了春秋時期開挖邗溝期間發生的一段悲歡離合的動人故事,呈現了古代國家圖強、官民智慧、百姓堅忍協力鑿河的場景。現場看到,整部舞劇的舞臺、燈光、造型、編舞皆匠心獨具。雙人舞唯美動情又扣人心弦;樂聲時而悠揚大氣,時而悲壯磅礴;舞美燈光營造出江南水土之秀美、運河開鑿之壯闊;跌宕起伏的劇情展示了百姓眾生的偉大,也蘊含著無數的艱苦與犧牲。
“我這已經是看第二遍了,但還是會被感動。”一位觀眾紅著眼眶說。她告訴記者,自己對大運河開鑿的一幕印象深刻,“整個場面非常有氣勢,舞蹈演員們把勞工風吹日曬的狀態演得淋漓盡致”。據了解,舞劇今年6月首次匯報演出后,又進行了精細加工和結構微調,人物個性刻畫更加豐滿生動,劇情也更為流暢緊湊,更貼合運河主題。
一部舞劇的成功,離不開眾多演職人員背后的艱辛。無錫市歌舞劇院院長葛丹綺透露,整部舞劇共有200多套服裝、300多個燈具、1000多件道具,“光運送舞美裝置,就用了6輛9.6米長的卡車”。為了能讓這部重大歷史題材舞劇有更高的藝術表達同時又更有“看頭”,導演湯成龍和執行導演耿子博這半年來也是經常“泡”在排練廳,常常為了一個細節反復修改。“作為運河兒女,能夠打造出一臺大運河主題的優秀舞臺藝術精品責無旁貸。”葛丹綺表示,因受廣大觀眾歡迎,舞劇《千年運河》在9月6日加演一場,湯成龍也希望之后舞劇能有機會全國巡演,把大運河歷史文化傳播得更遠、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