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當拿到經無錫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測試通過、泰國強制認證主管機構tisi出具的“臨時通關證明”時,無錫海達安全玻璃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終于舒了一口氣。10月起,進入泰國市場的建筑玻璃須獲得tisi認證并加貼認證標識,否則企業每月百萬方的產品無法出海交付客戶。記者獲悉,無錫質檢院憑借良好的國際互認度,實現了中國企業出口產品可在本國檢測的可操作性,大大減少了企業的認證周期,為“無錫制造”走出去鋪平了道路。
“國際認證的周期都比較長,而對于企業而言,越早通過認證,越可搶占先機。”無錫質檢院副院長周瀅介紹,接收到這些企業的訴求后,質檢院通過商務部迅速與泰國方取得了聯系,向其提供了檢測認證流程、檢測標準、檢測和評估能力、服務案例等,說服泰國方,由其對企業產品提前測試評估,出具預檢檢測報告;泰國tisi憑此報告出具臨時通關證明。當疫情結束,泰國方派人員完成企業現場審核,企業可獲得tisi的正式通關證明。
“這次授權出證的意義在于,一是企業的玻璃產品可以正常生產、按期出關;二是到認證正式施行,檢測過的企業不需要重復檢測,可節省3-4個月的時間開拓海外市場。”質檢院光伏輔料部朱曉崗主任介紹,一般玻璃企業的月產量都在數百萬方起,體量大的企業年產值達幾十億元,給企業爭取到多一點時間,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就強一分。
據了解,為幫助更多企業順利取得出口認證資質,無錫質檢院還升級了培訓模式,推出了“云課堂”,為相關企業開展技術質量免費遠程培訓,以國家質檢中心平臺以及研究員級高工、博士等專家團隊為依托,精心編制并推出了產品質量分析、國外政策法規等專題,助力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順利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