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2020年度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獎名單揭曉,全省共10家企業入列,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無錫企業5年來首次獲得此獎項。“創新,是這些企業最亮眼的名片。”市科技部門人士表示,這張榜單有著鮮明的導向意義: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能夠上榜,先導有著強大的底氣——從一家默默無聞的民營小企業,經過20年的潛心發展,先導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智能裝備制造商,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打破了進口高端品牌的壟斷,填補了國產空白。
走進位于高新區的先導智能裝備車間,只見一臺臺卷繞機、疊片機等鋰電池裝備正在安裝、調試中。先導擁有15個這樣的生產車間,包括33萬平方米的生產制造基地和研發中心,目前公司產能滿負荷。在一臺機器旁看到,機器的外觀看似普通,里面卻是由上萬個復雜的零部件組成的,這臺設備就是鋰電池生產的核心裝備——卷繞機。在卷繞機領域,先導的技術遙遙領先,國際市場占有率高達56%。“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公司董事長王燕清說,先導能夠在全球市場打響品牌,靠的就是創新的技術和產品。公司建有3個省級研發創新平臺,多項裝備被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年平均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高達14%,擁有1100多項授權專利,年開發新產品50種以上。
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抓住新能源汽車、消費類電池產品的行業風口,先導近10年來不斷創新攻關。幾年前,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松下,為彌補自有裝備廠的產能不足,在全球考察。“當時松下提出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求先導制造的圓柱卷繞機每分鐘能生產30個鋰電池裸電芯,而他們自己的設備只能做到每分鐘20個左右。”王燕清說,先導咬牙接下了這一艱巨任務,花大力氣投入研發,研發團隊經常和日本企業交流技術方案,經過不斷調試改進,終于實現了每分鐘30個的目標,這是當時全球這方面的最高效率。此后,日本企業對先導刮目相看,大單隨之而來。
隨著先導在研發領域的不斷加碼,如今這個數字已經提高到了每分鐘45個,遙遙領先同行產品。先導的產品也打破了日韓進口設備的壟斷地位,并與特斯拉、松下、lg化學、northvolt、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知名電池公司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成為名副其實的“鋰電池裝備大王”。2018年下半年,憑借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先導最終打敗韓國競爭者,拿下歐洲最大的電池廠商northvolt的19.39億元框架協議,成為江蘇省第一個把高端鋰電池生產裝備銷往歐美發達國家的企業。“從逐步替代進口,到打敗日韓競爭對手拿到歐洲訂單,證明中國產的裝備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詞,我們也可以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智能裝備。”王燕清自豪地說,先導目前是全球唯一具備為客戶提供鋰電池制造整線解決方案能力的企業,“從制漿、涂布、輥壓……鋰電池生產線約25道工序,我們統統都能生產。”
人才是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先導在全球擁有員工約7000人,其中研發人員2400人,占比達1/3,碩士博士研究生占比26%以上。“我們的員工平均年齡35歲,可以說是一支年輕、高知、卓越的團隊。”先導研發負責人表示,公司每年不斷補充創新人才“新鮮血液”,今年又新招聘了500名研發人員,研發投入持續加大,上半年研發費用超3億元,同比增長43%,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16%。
科技創新在哪里興起,發展動力就在哪里澎湃。2015年至2019年五年中,先導的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71%,領跑行業,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64億元,在疫情中實現逆勢上揚,同比增長0.15%,更令人驚喜的是,新增訂單金額創出歷史新高,同比增長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