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崛起,離不開當地企業家的崛起。
縱觀錫商的發展,發軔崛起于20世紀初葉,初露鋒芒于抗戰前夕,跌宕起伏于戰爭時期,聚合升騰于公私合營,異軍突起于鄉鎮企業,續寫輝煌于民營經濟。
錫商,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也在立大志、創大業、干大事中,形成了以“敢創人先、堅韌剛毅、崇德厚生、實業報國”為主要特質的錫商精神。
踏上新征程的無錫,依然要靠企業家創新創造活力噴涌。向內看,剛剛按下啟動鍵的“頭號工程”——太湖灣科創帶,把科技創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突出了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向外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無錫要當好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更要仰賴企業家創新創造活力噴涌,仰賴企業家精神的充分釋放。
在“十四五”的新坐標上,善于創新創造的錫商被寄予更多期待,肩負更大的重任。
點亮企業家精神
一座企業家輩出的城市,必然是一座發展活力和創新動力蓬勃旺盛的城市。
錫商,是無錫一張叫得響的名片。但實事求是地說,盡管這幾年藥明康德、卓勝微、遠景能源等一批新興產業的佼佼者鋒芒畢露,在各自領域內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可從國際影響力、行業領導力和地方貢獻度來看,能夠與“黃金時代”的錫商相提并論的鳳毛麟角。
而隨著民營企業“創一代”紛紛退居幕后,民企創新活力不足與“接班潮”一同而來的“斷代”問題交織在一起,愈發凸顯出“小富即安”的不合時宜——最可怕的不是困難有多少,而是錫商精神的消弭。
從時間的縱軸看,無錫的城市氣質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個個有血有肉、形象豐滿的錫商塑造的。他們既有善于審時度勢、把握商機的一面,又有大富不忘大仁、注重回報社會的一面,為無錫這座城市增添了“財氣”之外的“才氣”,他們實業報國、造福桑梓的舉措是錫商精神最好的注腳,也是這座城市獨特的風景。
從“敢”字當頭競風流,到“實”字堅守創偉業,到“義”字為先美名揚,那份傳承至今的信念感,也許正是當前無錫企業最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糧。
城與人,相互成就
一座營商環境佳的城市,必定是一座企業安心謀發展的城市。
我們看到,企業家的訴求被認真地對待。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城市推進會,出臺《無錫市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打響“無難事、悉心辦”的服務品牌,190項任務清單上半年已完成128項、完成率67.3%?!罢猩套o商”專員、“鏈長制”等一系列舉措最大化提高決策服務效率。
我們看到,無錫產業規劃、產業政策的制定過程有了更多企業家的身影,企業家的意見建議被極大地尊重。日前,身為集成電路產業“鏈長”的黃欽召集了16位企業家和16個部門負責人舉行了一場座談會,向企業家、行業協會代表征詢推進集成電路產業更好更快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被傾聽、被尊重,還有實實在在的惠企、利企創新舉措。產業強市實施多年來,無錫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三五”200億元產業扶持資金目標,每年為企業減負超過200億元;今年初針對疫情及時出臺一系列紓困政策,僅上半年就為企業降低成本約52億元,目前累計釋放稅費政策紅利達233億多元。
同呼吸、共命運,才能續寫城市與人才相互成就的佳話,再創一個黃金時代。
11月1日,無錫迎來首個“企業家日”。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以一座城市的名義致敬企業家,顯得意味深長。
正如市委書記黃欽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言,設立企業家日,既順應了廣大企業家的呼聲,也體現了黨委政府對企業家的尊重;既為企業家擴大交流創造了良好機會,也為政企真誠交流搭建了良好平臺。
設立“無錫企業家日”,一方面是向錫商群體致敬,營造全社會尊重企業家、理解企業家、支持企業家的良好氛圍;更深一層,意在用滿滿的“儀式感”激發錫商干事創業的闖勁、干勁和拼勁,讓企業家精神的充分釋放,期許再創一個企業家“群星閃耀”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