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時分,一個好消息讓居住在瑞星家園東區廉租房片區的居民們奔走相告:政府即將投入資金對這一片區進行整體提升改造,不僅過去讓人苦惱的電動車無處充電、缺少休閑娛樂場地等問題將得到解決,曾經“臟亂差”的小區面貌也將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瑞星家園社區黨委書記周海峰說,這個共有382套廉租住房、居住著254戶低保家庭、101名殘障人士的錫城較大規模廉租房片區,升級改造工程最終能夠得到落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協“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的作用和市、區政協委員的不懈努力。
困境 廉租房片區成為環境“老大難”
“這個片區是瑞星家園里面有名的‘臟亂差’地帶,這些年社居委沒有少花力氣整治,但總也不能徹底搞好。”記者近日在瑞星家園見到社區老黨員陳漢宗,他就住在廉租房片區的旁邊,對當地環境面貌有切身感受。老陳說,瑞星家園1號樓到5號樓屬于廉租房片區,于2009年交付使用,10多年來由于設施陳舊老化、后期養護不到位等原因,漸漸成了整個小區里環境問題最為突出的一個區域,“1號樓東邊的綠地成了菜地,有的種菜人在那邊澆糞施肥,臭氣熏天。”
除了綠地種菜,困擾居民的問題還有不少。社區干部介紹,小區由于當初規劃設計時沒有預見到電動車充電、汽車停放等問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導致現在居民充電不便,于是紛紛從樓上拉電線下來充電,最多的時候有50多根電線“掛”在5幢大樓外面,既危險又難看;因為廉租房片區停車位稀少,道路兩側和空地上都橫七豎八停滿了汽車;偌大一片居民區,沒有一處運動健身、休閑娛樂、文化科普的空間,居民生活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會診 解決問題需各方力量“施援手”
如何改變廉租房片區的面貌,解決這個影響社區環境的“老大難”問題?太湖街道政協工委主任崔洪亮說,“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的建立和運作,給瑞星家園廉租房片區“升級”帶來了契機。今年9月,太湖街道政協工委開展“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月活動,各社區的協商議事室根據當地民眾反映和政協委員調研,排查出一批事關民生福祉、社區或單一部門無力解決、長期久拖不決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通過政協的“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集中開展討論,拿出解決方案后再爭取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力求徹底解決難題。
市政協委員王陵萍、區政協委員張玉玉掛鉤聯系瑞星家園社區,順理成章地把協商議題定在了當地居民最期盼的“廉租房片區升級改造”。張玉玉說,他們與社區黨委一起,召集老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相關部門負責人開了多次協商會,共同“會診”廉租房片區的“病根”所在。經過多次現場實地踏勘和廣泛征求意見,發現僅僅治理一個方面的問題難以收到實效,必須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對整個片區進行改造提升,并實施長效管理,提升居民素質,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小區面貌。
定策 整體改造根治社區治理“頑疾”
政協委員和各界代表“商量”出來的意愿,第一時間送到了黨委、政府領導的案頭。經開區和太湖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相關領導多次來到瑞星家園,調研考察小區環境,與當地居民交流,很快確定了改造提升的工程項目。改造方案吸收了大量居民群眾意見,反復修改完善,得到了絕大多數居民的認可。崔洪亮介紹,目前確定的初步預算為200多萬元,將對廉租房片區的居民樓進行外立面修補、樓道內部整修出新,增加小區停車位和休閑場所,增補和修繕綠化景觀,對路面和給排水管道加以整修等。如今,廉租房片區改造提升的項目方案已經最終確定,資金準備、項目招投標等前期工作也在有序展開,2021年將完成改造。
全面施工雖然尚未開始,但瑞星家園廉租房片區的變化已經悄然發生。“1號樓東側的菜地消失了,馬上會變成一個法制教育、健身休閑廣場。”住在該片區的居民代表張琴對此感到非常高興。她告訴記者,這片數百平方米的菜地已經存在多年,分別被10多戶“菜農”占據,原以為拆除會費很大勁兒,沒想到“商量”起來并不難。周海峰說,他們召開的現場協商會上,把改造方案貼在樓道口,送到居民手中,很快贏得了大家一致支持,種菜的居民看到自己家園未來的漂亮模樣,都非常配合拆除“菜地”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