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21年1月1日,當大家沉浸在元旦佳節喜慶之中時,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轉運小鎮”迎來了新年第一批上海入境來錫人員,這支由公安、外辦、衛健、機場等職能部門和各市(縣)區駐點工作組組成的工作專班無畏風險、沖鋒在前,堅守這道“空中入口”,為轉運工作保駕護航。據了解,自去年8月3日開啟第二階段轉運工作至今,“轉運小鎮”已累計轉運上海入境來錫人員360余批次,共計3300余人。
上午9時30分,當記者來到“轉運小鎮”時,機場分局治安警察大隊徐中昕早已在點上開展檢查工作,今年是他在公安隊伍工作的第39個年頭。“各區的人員和車輛有沒有按照計劃都到點上了?”“消殺點的消毒工作進行得如何?”寒風刺骨,墻角的冰還未融化,徐中昕輾轉于各個工作方艙,作為工作專班總協調人,他需要核對工作人員、轉運車輛到位情況和各項工作準備情況。“老徐,我們方艙門口的水管凍住了咋辦?”聽到有突發情況,徐中昕立馬上前查看,并熟練地撥通了維修人員的電話。“專班雖然由多個部門共同組成,但數月的共同戰斗讓我們擰成了一股繩,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也讓我成就感滿滿。”徐中昕說,瑣事很多,由于他在這里工作時間較久,如同“百事通”,大家遇到突發情況都愿意第一時間向他尋求幫助。
據了解,自去年9月12日起,江蘇省對從上海入境來蘇人員實施“3+11”轉運隔離措施和轉運工作,即在上海隔離3日并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后,轉運至昆山轉運站,并由我市閉環接回,即到即轉至各市(縣)區集中醫學觀察點,繼續集中醫學觀察11日。“受出入境政策限制,雖然已至節假日,但入境航班受嚴格控制,上海入境來錫人員大約每天20人。”徐中昕表示,雖然回錫人數不多,但轉運工作依舊不能松懈,他需要對轉運車輛進行實時動態掌控,確保轉運點工作人員和車輛等候被轉運人員。
10時30分,室外溫度0℃。一輛載著20名上海入境來錫人員的大巴駛進“轉運小鎮”,各個區的工作人員已身著防護服,在外等候了近10分鐘。雖然該天濱湖區僅有一位來錫人員,但兩名濱湖區城管隊員仍認真幫其消殺、測溫、掃碼、提行李,確認身份正確、溫度正常后,隨車將其送至濱湖區集中醫學觀察點。“防護服不透氣,體內熱氣散發不出,就捂在里邊,工作結束后脫去防護服溫度瞬間下降,總算知道‘冰火兩重天’是啥感受了。”一位工作人員說,近4個月的轉運工作讓他從焦慮畏懼變得堅定自信,守好進入無錫的第一道防線,是光榮的使命。
因為有他們的堅守,機場地區轉運工作實現“零差錯、零事故、零投訴、零感染”,這群“最美逆行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換來了萬家燈火的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