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近了,鄉愁濃了,又到一年歸家時。昨天是春運首日,記者來到火車站、汽車客運站、機場,體驗疫情中的春運回鄉路。
“回家貼在門上,老人孩子都開心”。昨天上午10點,在無錫火車站候車廳里,余師傅接過省、市書法家協會書法家們送來的福字,細心折好放進行李箱里。老余夫妻倆和兩位同鄉在地鐵4號線工地上干了整整一年,即將啟程返回四川達州的老家。這一路需要30多個小時,大紅福字給旅程添了個好兆頭。
今年是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的首個春運,火車站為候車旅客準備了一個“健康福袋”,裝有一副對聯、一張福字、一個口罩、一張服務提示卡和一張由火車站工作人員手繪的春運火車出行攻略防疫提示卡。據了解,今年春運期間火車站客流平穩,雖然沒有了往年的熱鬧場景,但別樣的禮物讓乘客在疫情寒冬下感受到了陣陣暖意。
與此同時,防疫保障線依然拉緊,記者看到火車站進站口外已經立起了掃碼指示牌,乘客需要掃描健康碼,憑綠碼進入候車室。位于南進站口附近的“兩區一室”和“太湖明珠”雷鋒服務站也正式啟用。軍人候車區和重點旅客候車區配備了柔軟的皮質座椅,座椅旁還設有充電usb插口,一旁的母嬰候車室里新的調奶器、微波爐、沙發、電視機和嬰兒床等硬件設施一應俱全。雷鋒服務站的志愿者們已做好準備,為老年旅客、輪椅旅客等重點人群提供貼心服務。
走進無錫汽車客運站,迎面豎立的牛年拍照打卡墻和植物花卉讓車站增添了喜慶祥和的氣氛。“清晨5點,我就已到崗,等候春運首日的乘客。”站在服務臺隨時準備提供志愿服務的鐘英告訴記者,目前客運站需要乘客手持身份證實名驗證進站,對于年紀太大行動不便、或是年紀太小的乘客,家人來服務臺領取一張愛心服務卡,就可陪同進站。
受疫情影響,春運首日客運站預計發送旅客約6000人,與往日差別不大,主要集中在蘇北地區。上午9點,進站口旅客正排隊掃碼進站,秩序井然。無錫汽車客運站副站長錢俊介紹,4臺進站閘機的人臉識別系統帶有測溫功能,乘客通過時屏幕上自動顯示體溫,如體溫異常,系統會立即報警,有了這一“黑科技”加持,旅客進站通行更順暢。售票服務大廳豎起的一塊熱門線路微信掃碼墻也是一大特色,乘客可掃描目的地二維碼免排隊購票。
候車大廳內,戴著紅袖章的李亞正推著流動服務車,為乘客泡上一杯杯姜茶,她還承擔導乘服務,提醒旅客戴好口罩。現場,張師傅一邊從李亞手中接過添滿姜茶的保溫杯,一邊表達謝意:“感謝無錫客運,一路上都不會冷了。”老張心情很激動,他在無錫的一處建筑工地工作,當天下午就能回到鹽城和家人團聚。
無論是在客運站一層車站通道還是二層候車區,都隨處可見文明引導員的身影。“春運來臨之際,客運站新增了40名文明引導員,由11人組成的轉運隊伍也24小時值守,護航旅客安全出行。”錢俊說。
一塊毛毯、一杯紅棗姜茶、一片暖寶寶、一張中藥艾灸貼,在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健康服務同樣持續在線,工作人員現場有序分流引導,確保值機和過檢通道暢通。據悉,機場春運期間預計發送航班3602架次,旅客吞吐量約68萬人次,前往成都、昆明、貴陽、西安、長沙的旅客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