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店面門前多了‘紅袖章’,環境清爽了,道路暢通了,小商販吆喝聲沒有了,我們可以安全放心地行走了。”日前,梁溪區迎龍橋街道曹二社區發揮共管共享的優勢,通過多部門聯合、網格化管理,有效破解了老新村店外經營亂堆放等管理頑疾,讓城市精細化管理這枚“繡花針”落地生根,進一步提升了轄區居民生活品質。目前,轄區140多家沿街商鋪已分區域建立了9個微信群,形成了“一條街一個群、一個紅袖章一班崗,線上監督通報、線下實地治理”的管理新模式。
曹二社區占地面積約0.4平方公里,總人口8322人,四面環大街。全市許多著名的“網紅”餐飲店、美食小吃店遍布背街小巷,店鋪門前亂堆放、亂丟垃圾、亂停車等現象屢禁不止,環境衛生令人擔憂,給轄區居民帶來諸多的不便和困擾,嚴重影響市容市貌。面對這種情況,去年以來,社區主動引導,聯合精準發力。社區負責衛生工作的主任和轄區城管隊員多次上門與店主開展邀約協商,將市容環境衛生責任書送到每一家店鋪,讓店主們充分認識到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社區動員各店鋪成立“網紅店”自治小組,分片建立自治微信群,由各群主帶頭實名“亮身份”,迅速組建起了一支自我管理市容環境的志愿者隊伍。每個群由店主輪流值守,戴上社區統一配發的“紅袖章”,早、中、晚一天三次巡查,發現沿街市容、市政、交通、店外環境衛生等問題,及時在線上報、監督提醒。同時,社區、城管、環衛、市政等多部門聯動,對線上反映的問題開展線下聯合整治。對每月問題數最少的店鋪,社區還給予相應的積分制獎勵。
誰家店面門前亂停車造成道路擁堵了、誰家店面門前擺放了雜物、誰家店外門前有偷倒的垃圾……現在,只要“紅袖章”在自治微信群里一“呼”,所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就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置。目前,轄區沿街店鋪已形成資源共享、發現問題、指揮協調、監督評價和應急聯動“五位一體”的自主管理格局,縝密編織起了一張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大網,沿街商鋪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提高了,居民對環境的滿意度也提高了。據統計,自從沿街店鋪建立起市容整治微信群以來,店面市容問題工單數下降了90%。“城市精細化管理好比一只螃蟹,沒有‘腳’寸步難行,有了志愿者隊伍的‘腳’,工作才能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精細化管理才有生氣、有活力。”迎龍橋街道辦事處主任蘇旭表示,城市管理應該充分發揮市民的參與作用。根據居民意見,目前,對曹張街區提升整改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整改一新后的街區將呈現“街街添亮點,店店增特色”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