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錫物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資訊  >  行業新聞  > 端口前移,加密應急處置網

    端口前移,加密應急處置網

    2020/6/16 19:16:33

    來源:互聯網

      今年太湖氣象、水文條件利于藍藻生長,給太湖安全度夏帶來挑戰。近日,記者走訪江蘇省無錫環境監測中心、藍藻打撈處置一線和南泉、中橋自來水廠了解到,我市已加密應急處置網,通過新增11個點位的藻類手工監測項目、加快推廣泵式加壓藍藻處置新工藝等舉措,將“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端口前移,為“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湖泛”,百姓共享親水空間加強保障。

      “綜合新增人工監測點、21個浮標自動站和14個人工巡湖點的監測結果,能更及時、準確研判藻情變化。”江蘇省無錫環境監測中心現場監測人員嚴飛說。他們每天8時就從單位出發至水源地,9時、11時、14時、16時分別取樣1次,通過便捷式檢測儀當場獲取水溫、ph值和溶解氧等數據并上傳,且上午、下午分別向實驗室送樣,進一步監測藻類密度和葉綠素等數據。通過這樣的“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網絡,實現了對太湖湖體、飲用水水源地和出入湖河道藍藻的動態監測。

      “藍藻‘醒’得早,我們打撈也提早應對。”在楊灣藍藻打撈點,60多歲的打撈隊長周小弟說。他們6時到18時的高強度工作時間較以往提前了半個多月,中午輪班吃飯,崗位上不斷人。當天氣溫最高32℃,灣內的6臺曝氣增氧設施全部啟動,5只藍藻打撈船在湖區作業,2名打撈人員在近岸的吸藻泵旁清理雜物。在這里,一天打撈藍藻量約1000噸。在楊灣藻水分離站,處理藻水的設施24小時“轟隆隆”響著。負責人胡航宇介紹,今年泵式加壓工藝提升,藻水濃度在1%—5‰之間都能處理,處理效能提高,日產藻泥約200噸。

      市藍藻辦副主任張錚惠說,83個藍藻固定打撈點、66支打撈隊、1200余名打撈人員已進入實戰狀態,節假日不休,再加上今年增設磁捕船等“利器”、開展離岸打撈新模式,藍藻打撈量至昨日已達60多萬噸,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再加上15座藻水分離站日夜運行,高峰期日均處理藻水3.5萬噸以上,以及藻泥壓濾干化焚燒項目建成投運,藍藻打撈處置效能明顯提升,目前產出的藻泥量較去年增70%。

      在南泉水源廠,地表水取水口在距湖岸2公里多的湖中,只見取水口的水很清、 沒有雜物。在這里以及中橋水廠,都采取人工監測與在線儀表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了多屏障的水質監控防線。“去年夏季最高日供水量155.71萬噸,創了歷史新高,預計今夏將突破160萬噸,水量、水質都能保障到位。”市水務集團生產質量處處長胡侃說。無錫的制水工藝及監測預警水平在全國都處于領先水平,每一滴水都要經過預處理—常規處理—深度處理后才流入居民家中。在高峰供水前,全市供水管網末梢點的水質已進行了全面排查,并加強巡視和監護。如果某一水廠減產或停產怎么辦?胡侃說,一條40公里左右的安全供水高速通道已將錫東、雪浪、中橋、錫澄4個凈水廠的出廠干管聯結起來,屆時可通過這條“高速水路”實現自來水的快速調度供給。

    上一篇:陽山水蜜桃今年 出口將達400萬元

    下一篇:這是本分類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