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和19日,我市又迎強降雨,市區和江陰普降中到大雨,宜興為小雨。截至19日16時,今年我市梅雨量已達688.4毫米,是常年的近2.8倍,為1954年有梅雨記錄以來第二位。我市各圩區及時開機排澇。從市防指獲悉,各圩區都實行24小時值班制,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開機指令10分鐘內就執行到位。
19日16時,太湖水位4.71米(超警0.91米,超保0.06米),位列歷史第4位,較18日上漲0.01米。蘇南運河無錫水位4.66米(超警0.76米),較18日下降0.03米。錫澄運河青陽水位4.62米(超警0.62米),較18日下降0.09米。太湖仍為洪水紅色預警,蘇南運河仍為洪水橙色預警,錫澄運河仍為洪水黃色預警。長江水位為5.11米,高潮位仍低于警戒水位。宜興水庫通過近幾日泄洪,已低于汛限水位,其中橫山水庫汛限水位為34米,油車水庫汛限水位為37.3米。
19日8時不到,利民橋水利樞紐站長倪曉峰就急匆匆趕到單位,替換晚班值班長。“18日23時30分,樞紐按防辦指令開機2臺,將澇水排往蘇南運河,晚上作業很累人,讓他們早點松口氣。”他告訴記者。以前開機運行前要做高壓設備絕緣檢測,主電機轉子頂車等準備工作,一般約耗時30分鐘。近期由于雨情、汛情變化快,泵機基本天天運行,檢查頻率高,所以防辦指令下來一般10分鐘之內就能開機。19日上午,城市防洪運東大包圍最多時開機10臺,最大排澇流量150立方米/秒。
12時30分、12時45分,利民橋樞紐2臺泵機先后停止運行,仙蠡橋樞紐2臺泵機相繼開啟。“一是大包圍內水位已降到3.4米,和圍內安全水位3.7米相比已騰出一定庫容,二是當時雨量不大,且據氣象預報19日晚上至20日還有大雨到暴雨,作為排澇主力的利民橋樞紐要‘蓄力’應對后續強降雨。” 倪曉峰說。
市防指提醒各級各地當前江河湖水位仍在高位,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加強應對,加強航運管理,做細做實堤防查巡等工作,提醒社會公眾注意避災避險,盡最大努力確保百姓生命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