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0太湖人才峰會開幕,海內外大咖齊聚無錫,其中就有備受關注的“硬核醫生”張文宏。作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團隊正式成為2020年度無錫市“太湖人才計劃”頂尖醫學專家團隊之一,他本人將擔當無錫五院感染科團隊帶頭人。此次峰會上,這位“網紅”醫生頻爆金句:“感謝無錫市政府一諾千金,一來就給我一張大支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乃至全球對公共衛生空前關注。此次來到太湖人才峰會,張文宏也感受到各行業各領域對公共衛生事業的建設熱情。“大家的碰撞交流釋放出一種信息,在整個公共衛生領域,我們只有團結在一起,長三角地區團結在一起,整合各種力量,才能最終戰勝疫情。”峰會開幕前,張文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目前復工復產形勢下,他倡導以這次峰會為契機,長三角相關專業人員協作共同推進公共衛生事業,為長三角抗疫協作作出貢獻。
峰會上,張文宏團隊成為“太湖人才計劃”頂尖醫學專家團隊之一,獲得無錫市政府1000萬元的經費支持。手握這份沉甸甸的誠意,他直言:這份人才計劃兌現“使得我們這些平時拿著掛號費過日子的人倍感激動”。張文宏說,公共衛生是非常“窮困”的領域,所有的公共衛生團隊艱苦奮戰,拿的卻是極為微薄的收入,“吃的是草,吐出來的是奶”。疫情以來,他感受到政府開始對公共衛生政策傾斜,“希望以今天為起點,公共衛生人才能一起過上好日子。”
講到疫情,張文宏表示,疫情帶來全世界格局的改變,未來無論是醫學還是各個行業都必須以科技為核心,失去了科技,總有一天會遭受到降維式打擊。“在人類歷史上,之前還沒有過一次疫情大暴發在開始階段,就能在10天內獲得新病原體的鑒定,20天內獲得檢測的能力。”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離不開科技二字,今后的抗疫仍然要堅守科技發展為核心。他認為,國家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投入大量心力,其中生物產業等科技領域就是重要部分。“生物醫藥方面,無錫具有獨特優勢,將來一定會發揮更大作用。”他希望通過上海、無錫感染科團隊間的深入合作,為長三角融合式產業、學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供一個值得參考的范本。
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張文宏曾講到新冠肺炎疫情消失有兩種途徑:一是疫苗研發出來,全體接種疫苗,才有可能摘下口罩;二是群體免疫。如今,所有人都在苦苦等待新冠肺炎疫苗,他介紹,目前中國的疫苗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三期臨床研究,疫苗不單單是中國的需要,也是全球的需要。希望全球所有地區能夠共同防控疫情,更多交流經驗,多些諒解多些協作,相信疫情一定能夠被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