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錫物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資訊  >  行業新聞  > 1—7月,全市優良天數比率為80.3%,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

    1—7月,全市優良天數比率為80.3%,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

    2020/8/18 14:05:25

    來源:互聯網

      全市今年1—7月空氣質量榜單出爐,你生活工作的地方“氣質”如何?昨天,市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士梳理對比數據后發現,今年以來,全市空氣質量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有憂”態勢。1—7月,全市優良天數比率為80.3%,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8%,位列全省第三;臭氧濃度同比下降10%。

      進中有憂的是,目前七大板塊空氣質量“尖子”不尖,各有“短板”:江陰市pm2.5濃度全市墊底,錫山區pm2.5濃度城區最高,新吳區緊隨其后;宜興市、濱湖區臭氧超標天數不降反增,直接導致優良天數比率不達標,其中濱湖區優良天全市最少。梁溪區降塵量上半年曾連續3個月超過11噸/平方公里·月,約是達標值的2.8倍。欣喜的是,7月,梁溪區降塵實現“逆襲”,降幅全市第一,揚塵污染的嚴峻局勢得以遏制。

      梁溪降塵降幅近90%,優良天數比率升幅全市第一

      今年1—7月,梁溪區pm2.5濃度降幅全市第一、優良天數比率升幅全市第一,梁溪區一改以往空氣質量在市區“墊底”的被動局面。美中不足的是,今年4、5、6月,梁溪區連續3個月的降塵量超過11噸/平方公里·月,揚塵污染在全市最嚴重。縣(市)區降塵量4噸/平方公里·月以下才算達標,這3個月里梁溪區的降塵量約是達標值的2.8倍。

      在7月錫城各板塊空氣質量榜單中,梁溪區降塵量成績卻“最亮眼”。記者看到,其降塵量降至1.71噸/平方公里·月,降幅近90%。

      梁溪區降塵量是如何實現“逆襲”的?區污染防治攻堅辦相關負責人透露,“老城廂”有近1000萬平方米的各類工地在密集施工,降塵量多次“亮紅燈”。為此,該區重拳治“頑疾”,創新工作模式,組建一個130多人的“揚塵治理重點工地群”,生態環境、住建、城管及工地建設方等可24小時在線溝通,打通多部門聯合治理揚塵的“最后一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梁溪區63個重點管控工地每天“自查”,每隔3小時拍照上傳“噴灑洗”等降塵舉措,執法部門白天無人機巡查,晚上蹲點夜查,發現一起嚴懲一起,形成了常態管控揚塵污染的高壓態勢。

      “優等生”宜興濱湖最先迎來臭氧挑戰

      除了揚塵管控,大氣治理更嚴峻的挑戰來自臭氧污染。“臭氧污染造成污染天已超83%。”市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士坦言,7月以來,錫城降雨較多,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較好,臭氧超標天數雖同比減少了5天,但與周邊城市相比,我市臭氧超標問題嚴重。

      宜興、濱湖在全市最先迎來臭氧難題挑戰。榜單數據顯示,僅7月,除宜興市和濱湖區外,錫城其他板塊的臭氧濃度均同比下降。其中,宜興市臭氧濃度當月升幅最大,為28%,濱湖區臭氧濃度同比上升1.5%,直接導致兩地優良天數比率“不達標”。

      宜興、濱湖山清水秀空氣好,pm2.5濃度已優于國家二級標準,是錫城市民公認的空氣質量“優等生”。為啥今年以來兩地臭氧濃度節節攀升?一位環保專家認為,宜興pm2.5濃度下降快,大氣透明度高,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強,帶來臭氧濃度上升。有業內人士分析,濱湖工業結構還需調整,臭氧生成的前體物vocs、氮氧化物并沒有同步削減。也有人認為,臭氧污染屬于二次污染,濱湖的高植被覆蓋率為外來污染進行光化學反應提供了條件,導致區域臭氧濃度反而較高。

      考核指標“調高”,達標壓力7年來最大

      近期,省大氣辦調高了對無錫市空氣質量考核指標,pm2.5由39微克/立方米調整為36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由72.5%提高到77.8%。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坦言,無錫空氣質量達標壓力為2013年以來最大。

      大氣治理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僅依賴一己之力。“市委市政府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市污染防治攻堅辦相關人士介紹,針對8—10月臭氧污染的突出問題,市污染防治攻堅辦組織工信、商務、交通運輸、生態環境、公安等部門開展臭氧專項執法聯合行動,開展常態化臭氧治理,對標南京等先進城市,推進實施臭氧污染三年行動“28條”和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攻堅“36條”,以“亮劍”精神向高溫天氣“搶”藍天。

    上一篇:確保高溫露天作業安全,避免工人中暑等突發情況

    下一篇:這是本分類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