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經濟開發區利用閑置酒店改造建設“φ+國際人才公寓”,最近投入8000萬元改造的1號樓即將完成,嶄新的500余套人才公寓讓分房的相關部門負責人稍稍能喘口氣。近年來,接連不斷來自入駐企業的國際人才名單讓開發區公寓樓一直處于“缺房”狀態。“人才是快速發展的關鍵要素。”惠山區相關負責人說,不斷提檔升級的人才生態環境,推動惠山經濟開發區成為全市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9月初,由江蘇省商務廳牽頭開展的2019年度全省經濟開發區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評價情況正式發布,在91家省級開發區中,惠山經濟開發區位列第四,比上年前進三位。
人才聚集,住房“缺口”漸漸顯現。國際著名創新藥研究機構保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惠山后,計劃引入1200多名相關研究人員,其中高端人才占6成以上。最近,公司一紙申請送到開發區黨群工作部部長施蘭香手中,列出新招引的53名碩士、博士名單需要安排人才公寓。“開發區目前有1000多套人才公寓,用于安排符合有項目、有學歷等相關條件的外來人才入住,可逐漸不夠用了,最近計劃購買數百套單身公寓來補缺。”施蘭香說。
人才涌來,只因“磁場”強勁。8月下旬,開發區黨工委剛剛審議通過了《關于實施人才“微政策”3.0版的若干意見》,把人才激勵力度再次放大,尤其加大了對人才安家、創業的扶持力度。按照這個升級版新政,開發區今年要支持的相關扶持資金預算將達到2000多萬元,比上年增加800余萬元。“鼓勵以才引才、以院招才,我們還設立了‘伯樂獎’。”惠山經濟開發區在上海有一塊“飛地”,投資8000余萬元建設了惠山經濟開發區(上海)創新中心這一招商引才的平臺,開發區企業的產學研合作、人才缺口,很多都可以在這里獲得滿意的結果。今年開發區生命科技產業園發展迅速,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小,通過這個招才“驛站”,20多名碩士博士來到生命園就業。
鳳凰于飛,梧桐是依。最近,華科大無錫研究院團隊有3名成員的孩子從武漢轉入惠山學校,開發區根據人才“微政策”,安排專人快速辦理,讓高端人才,科研人員更好更快更安心地落戶惠山。丁漢院士領銜的華科大無錫研究院,組建了14個研發團隊,8年內建成了擁有300多名高層次人才的“大院強所”,成為無錫智能制造技術創新的領跑者。而開發區也鼎力支持研究院發展,僅人才安家補貼一項就支付近800萬元。不折不扣執行相關人才招引政策,成為落戶惠山經濟開發區的外來人才口口相傳的“頭條”。
人才集聚地,梧桐必成林。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說,從解決人才住房到建設“人才社區”還是不夠,他們為人才“筑城”的新規劃剛剛完成。在探索路一側,整理并重新布局原有綠地建成的一個8000平方米大小的口袋公園最近亮相,吸引了在附近工作的開發區企業員工的目光。像這樣的33個口袋公園,散布在惠山經濟開發區4.9平方公里的規劃區域內,形成綠色生態布局,裝點著這個被稱為“惠山創智城”的“深藍國際人才社區”規劃。據了解,該“筑城”規劃以地鐵堰橋站為核心,以地鐵1號線為人才創業軸、政和大道為人才服務軸,形成“一核雙軸”產才城融合的新格局,從教育、醫療、文化、生活服務等多方面提供人才工作和生活的配套生態環境。剛入職一家科技企業的博士王航航對這一“樂居樂業樂享”的新地方非常滿意,“我們工作順心,家里人也放心。”在暫無居所的6個月里,他和新來的同事可以免費入住人才公寓。
“堅持政策環境和城市環境的雙線提升,將推動惠山開發區核心的惠山新城盡快成為錫澄中部崛起的發展內核,也將吸引更多人才在這里共成長。”惠山開發區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