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和創新社區基層治理,更好地服務居民?自2017年起,新吳區旺莊街道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啟動實施“微愛旺莊”社區微治理創新項目,用“小杠桿”撬動社區治理“大格局”,打通服務居民“最后一公里”。3年來,街道各社區共實施微治理創新項目48個,累計開展助老、扶幼、助困、協商議事等活動405次,參與居民達6870余人次。
“樓上又亂扔垃圾,社區能不能管一下啊。”“這塊地方給舞蹈隊天天占用,我們合唱隊都沒地方排練了。”在社區治理中,面對居民大量瑣碎的、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僅靠現有公共服務體系的“一己之力”,顯然已無法包辦和解決。依托“微愛旺莊”社區微治理創新項目,旺莊街道通過有序化實施、規范化管理、個性化引導,積極構建居民需求響應機制,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社區運作——居民參與”的社區治理新模式。
在尚澤社區,由于各類文體社團較多,團隊與團隊之間常常因為排練場地、經費、人員等問題產生矛盾。如何精準高效地協調分配社區資源,促進文體團隊之間的良性互動,尚澤社區依托街道“微愛旺莊”社區微治理平臺,申請啟動實施“尚議廳——文體社團聯盟議事會”微治理創新項目,并獲得了街道的資金扶持。新成立的文體社團聯盟議事會由社區各文體社團成員自愿申請加入,并選舉產生了由7名成員組成的委員會,負責議事會的日常議事決策。目前,該委員會每月召開一次會議,集體商討近期社區文體相關的活動組織、資金分配、設施修繕和自身管理等事項。
“一個僅有7人組成的小團體,卻在社區文體活動相關問題的解決上釋放了大能量。”據尚澤社區負責人介紹,自文體社團聯盟議事會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協商議事、問題解決、盤活資源、促進參與等重要功能,既有效促進了各文體社團活動的開展,又較好地滿足了居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已成為社區建設的一個重要自治平臺。
“激活基層社區治理細胞,就要讓居民真正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形成政府、社區、社會組織、志愿團隊、居民個體多元互動,合作治理社區,服務大眾的新格局。”回顧“清風轉角——場景式協商議事項目”實施給社區帶來的變化,春二社區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從2019年起,春二社區開展了“清風轉角——場景式協商議事項目”,社區黨總支、居委會、物業公司以及居民代表、相關利益方代表共同參與,采用現場議事、現場執行和現場評估,打造了一個多元主體參與小區環境治理的戶外協商議事平臺。
從方案設計到施工實施,隨著項目的推進,越來越多居民在協商議事中體驗到了當家做主的自豪感,參與積極性不斷高漲。居民葉艷萍是一名規劃設計師。隨著項目協商的不斷推進,她也從一名觀望者變成了參與者,擔任了項目的技術專家,為小區環境改造進行規劃設計。根據居民提出的意見,葉艷萍在保留樹木的周圍設計了一個環形圍擋,并涂上繽紛的色彩,既解決了居民休息座椅不夠的問題,又美化了區域環境。就是在這樣邊討論、邊施工、邊監督的狀態下,確保了項目的順利推進。在無錫市2020年社區治理創新項目評選中,春二社區“清風轉角——場景式協商議事項目”脫穎而出,一舉躋身全市前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