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第十二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吸引20000多人次入場參觀,國內外主流電動汽車品牌悉數到場,各類新能源車輛十分搶眼。場外,展會上的這股蓬勃“新勢力”尚未充分蔓延,不少個人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持觀望態度。記者從國網無錫供電公司了解到,自2015年開始提供私人充電樁裝表接電業務以來,迄今安裝量還不足5000戶。業內人士分析,除了對續駛里程的擔心外,充電設施不完善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充電焦慮”仍是許多電動汽車駕駛人不得不面對的現狀。
私人樁安裝使用成本低,手機在線即可申請
“私人充電樁安裝電表箱的費用由供電公司承擔,原則上從表箱到充電樁30米內的走線用戶無需出錢,再加上現在新能源汽車4s店基本都買車送樁,大多數情況下購車人安裝私人充電樁不用再額外掏錢。”近日,國網無錫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周寅向記者介紹市民個人申請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的相關政策。
據悉,市民只要提供申請人身份證明、車位產權證明、購車證明、充電樁自用承諾書和物業同意安裝充電樁的證明等五項材料,就可到供電營業廳或通過“網上國網”或“靈錫”app申請裝表接電,供電公司客戶經理會主動聯系申請人預約上門勘察安裝條件。
相比公用電動汽車充電站,私人充電樁用電成本便宜不少。記者了解到,目前無錫運營性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執行大工業電價,換算下來每度電價為1.06元左右;而私人充電樁執行居民電價,比家用電每度電價上浮2分錢,同樣享受峰谷電價政策,即每天8時至21時0.57833元/度,其余時間0.3783元/度。
私人充電樁安裝和使用成本都較低,卻尚未燃起個人消費者的熱情。無錫供電公司從2015年開始提供個人充電樁單獨裝表服務,據統計,截至上月底,無錫市區范圍內共安裝了4932戶,其中今年10個月安裝了2506戶,安裝量呈明顯上升趨勢,但總量還不高。
車位少、顧慮多,私人充電樁遭遇落地難
私人充電樁從安裝到使用成本都很低,相比燃油車更具有明顯性價比,為何錫城私人充電樁安裝量依然偏低?記者走訪多個小區發現,居民在個人車位安裝充電樁并不是想裝就裝,而要經過幾道“坎”,車位緊張、電容限制、消防要求等都可能成為安樁過程中的“卡脖子”環節。
位于東亭的宏城花園交付于2013年,記者從其物業公司了解到,7年來,安裝私人充電樁的戶主一只手就數得過來。陽光城市花園a區建于2000年初,目前也僅有5戶業主順利安上了充電樁,物業人員表示,一些業主的安樁要求遭到拒絕是考慮到潛在安全隱患。
“原則上,新能源車在車庫里應有專門停放區域,不能和燃油車混放。安裝充電樁業主的停車位應盡量靠近配電間,如果走線過長就容易帶來消防安全隱患。”錫山區住建局物業科負責人張振興說,現在很多家用汽油車的業主對于與通電車相鄰停放存在不少顧慮。
在一些開放式老小區,私人充電樁落地難則更為明顯。安裝私人充電樁需有固定停車位,老小區內都是公共停車位且車位緊張,若安裝私人樁,占用車位資源容易引發鄰里矛盾,且物業后期管理難度大,除要公示征得小區居民同意外,還牽涉到電容、線路和綠化改造等問題。
“有車無樁”待解,新交付樓盤配充電車位
市物業管理部門建議市民在購買電動汽車之前,首先向小區物業了解是否具備安樁條件,避免陷入“有車無樁”的尷尬。與小區充電車位緊張形成對比的是,錫城公用充電樁目前整體利用率并不高。近日,全市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監測平臺上線,把全市現有6300多臺新能源車充電設備納入統計監測。觀察平臺數據發現,充電設備實時空閑率基本都在六成以上,且充電時段多集中在每天9時至16時,正常下班時間則相對空閑。這意味著,建在居住區附近的公用充電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私人電動車輛充電難問題。
雖然公用充電站可緩解私人充電樁不足,但只有把充電樁安進小區,才能從根本上發揮電動新能源車的優勢。據了解,早在2016年住建部就發布了《關于加強城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當年起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但實際上,絕大多數新建小區并未將充電樁匹配到位。可喜的是,錫城一些新建小區已開始做出實質性動作。據悉,天一華府二期交付就配了50個充電車位。
本月初,國務院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把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充電難問題作為重點,旨在掃除電動汽車發展路上的一大障礙。如何給非新建住宅的充電停車位和公共停車場的充電設施建設安裝創造可行條件,是當前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