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生豬存欄35萬頭的目標已于去年11月底提前完成。這樣,我市完成屬地生產保供要求,豬肉自給率達24%。
“去年因疫情影響加強生豬保供,激發了生豬生態化養殖活力。”市農業農村局人士說,這項任務被列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并分解到各板塊后,各地緊急調集資源發展現代化、生態化養豬場。在江陰徐霞客鎮,占地580畝的“愛心島”綜合種養體悄然崛起。去年9月建好的2萬平方米現代化豬場,每頭豬的“住房面積”不少于4平方米,整個豬場沒有臭味,非常干凈。“自動化養殖模式不僅解決了廢棄物排放達標問題,還提高了養殖效率,目前5000頭豬只需5個人,而傳統養殖模式則需要20個人左右。”“愛心島”負責人邵俊華說。
市農業農村局業務信息顯示,2020年新改擴建規模養豬場11個,8個新建豬場基本實現自動化養殖,其中7個為萬頭豬場,全市生豬養殖產能提升。我市還積極尋求外援,目前與徐州、連云港、鹽城等地已簽訂域外基地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