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無錫實施了110處各級文保單位、共計150項文物保護修繕工程。今年還將完成15個工程。”步入2021年,《無錫市文物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真正迎來收官之時。無錫市文廣旅游局文物處處長宋保舵表示,今年我市還要給全市建筑類省級及以上文保單位意外損害修復上保險,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協同推進”的文物資產風險管控機制。
省級文保單位錢鍾書故居位于新街巷30號、32號。眼下,故居第三、四進,即新街巷32號的修繕接近尾聲,等待驗收。錢繩武堂是一個整體,作為故居對外開放的前兩進屢有修繕,但后兩進此前有錢氏后人居住,久未徹底修繕。2018年,錢氏后人搬離,老宅征收為國有,修繕提上日程。得益于無錫市文保三年行動計劃,去年10月,故居第三、四進正式啟動修繕,錢繩武堂“合璧”指日可待。
三年來,東林書院(如圖)、榮氏梅園、南禪寺妙光塔、江陰黃山炮臺舊址、宜興瀛園、忍草庵、龍光塔、張聞天舊居、茂新面粉廠舊址、泰伯廟、蠡園及漁莊等百余處各級文保單位啟動修繕。目前,全市文保單位、文跡控保單位完好率達八成以上。
無錫已落實文物保護修復專項資金7200萬元,今年還將安排1300萬元用于部分項目收尾。專項資金有力保障了三年行動計劃的順利推進,基本清除了全市各級文保單位的安全隱患。文物保護三年行動計劃提升了全市各區的文保力度,帶動各級政府和社會投入文保修繕資金達3.2億多元。尤其是錫山區,文保修復專項資金的投入來自街道、住建等多個部門,在區域內形成了一股文保合力。宜興更是制定出臺了《宜興市文物保護工作五年行動計劃(2019-2023年)》。
無錫文保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也預示著無錫新一輪文保行動的開始。相關部門透露,就在年內,無錫要為全市省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中的古建筑投保,通過與保險公司簽訂財產保險合同,防范遭遇地震、臺風、暴雨等突發自然災害或不可抗力給文物帶來的影響和損失,以保證文物在遇險時,可以第一時間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文物。
據悉,今年,我市將繼續加大文物保護的力度,將專項資金由去年的300萬元增加到800萬元。此外,考古勘探前置建設項目和大運河(無錫段)保護管理監測系統都將啟動。“關鍵還是要建立和執行文物的長效保護機制。”宋保舵說,只有建立長效機制,才能鞏固文物保護修復后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