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正當揚帆起航,任重更須策馬揚鞭。即將迎來建區5周年的梁溪,深刻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精神,昂揚斗志、務實奮進,開啟“十四五”新征程。
“加快‘魅力梁溪、創新梁溪’建設,在無錫勇做全省‘兩爭一前列’排頭兵、勇創全省‘強富美高’建設示范區、勇當全省高質量發展領跑者中展現梁溪擔當、梁溪風采。”區委書記許立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無錫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疊加,正賦予梁溪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心老城發展,提出要利用三年時間,集中力量加快梁溪更新振興。梁溪未來大有可為、大可作為。
聚焦產業升級
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要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持續放大梁溪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比較優勢,聚力發展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樞紐經濟、文創經濟、夜市經濟‘五大經濟’,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力。”許立新表示,梁溪正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積極探索“科創+制造”“科創+總部”“商貿+數字”“文創+數字”等發展模式,加快成為承接太湖灣科創帶創新溢出的“第一島鏈”。
去年,梁溪的數字經濟發展迅猛,前11個月全區大數據、云計算產業銷售收入24.84億元,同比增長104.84%,增幅全市第一;前三個季度物聯網產業(全口徑)、軟件產業銷售收入分別為39.1億元、49.77億元,增幅位列全市第一和第二。數字經濟已成為梁溪區五大經濟的“排頭兵”。
許立新說:“有研究成果表明,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長0.5%-0.62%。梁溪要擁抱‘數字化’,全面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城市智慧化,加大數字經濟主題招商力度。”今年,梁溪力爭全年新增數字產業項目20個以上,新增5g基站1000個,全力打造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
無錫的高端寫字樓大多在城中心,梁溪正加大平臺型企業、商管總部的招引、培育和屬地轉化力度,力爭更多總部企業在梁溪集聚。同時,梁溪充分發揮“軌道+商業”的潛能,培育壯大特色樞紐經濟集群。
“今夜梁宵”已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夜經濟品牌,今年梁溪將把擴大消費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結合起來,做優做特文創經濟、夜市經濟,推動消費向體驗化、品質化和數字化方向提檔升級,不斷增強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力、資源整合力和消費吸引力。
聚焦主城特色
增強城區發展新優勢
“只有持續放大古運河、南長街的特色優勢,中山路核心商圈的商貿集聚優勢,進一步擦亮‘城市名片’、提升‘都市形象’,方能增強中心城區吸引力。”許立新說。
梁溪的首要目標是爭創都市文化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按照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世界級度假目的地標準,全方位提升環境品質和文化品位,全力打造國家級都市文化休閑型旅游度假區。許立新表示,今年梁溪將深度挖掘、整合文化遺產價值,加快接官亭弄、三里橋的開發建設和南長街、清名橋的拓展提升,全力推進錫鋼浜游客集散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擦亮古運河品牌。
中山路核心商圈代表著無錫的商業形象。今年,梁溪將啟動中山路商圈商業連廊、人行天橋規劃建設,加快崇安寺改造和小婁巷二期開發建設,推動一批老舊載體改造升級,打造高端樓宇、平面街區、地下樞紐三大空間有機融合的都市新商圈,重現中山路商圈繁華形象。
此外,梁溪還將高起點規劃梁溪創新新城,高水平推進大運河和惠山北坡保護開發,打造有根有魂有魅力的主城特色。
聚焦城市品質
建設百姓宜居宜業區
“探索創建全市首個小微創業孵化基地,著力構建多層次、標準化、規范化的創業載體群;適度擴大低保覆蓋范圍,完善因病、因殘致貧等專項救助和補充性救助制度,確保凡困必幫、有難必救;加快推進學校建設項目,力爭交付使用4所、開工建設6所,完成維修改造35所;完成81個城區閑置用地建設公共體育設施項目……”許立新列舉了今年要做的民生實事。
宜居區的建設是中心城區居民十分關心的事,梁溪力爭全年完成房屋征收面積150萬平方米以上,高標準完成500萬平方米以上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在推進老舊小區國有物業進駐全覆蓋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讓群眾擁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老城廂還將更高標準推進生態環境品質提升,確保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優良天數比率持續上升,推動“綠在城中”向“城在綠中”轉變,精致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宜居宜業、文旅融合的水韻梁溪新形象。
許立新表示,梁溪必須實實在在補齊民生短板,系統抓好文明城市建設,讓城市更文明、更安全、更干凈。要在“美麗無錫”建設上爭當示范,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更加注重在細微處下功夫,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彩亮相,建設具有鮮明江南特點、無錫特征的現代都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