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人大履職的主體。去年,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推進代表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機制、平臺載體創新,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職責,充分發揮代表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的獨特優勢和人大履職的主體作用。
加強同代表和群眾的聯系。市人大常委會堅持“請上來”和“走下去”相結合,建立列席常委會會議代表座談機制,并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環境等主題,召開座談會聽取代表帶來的一線民聲。突出加強代表專業組建設,充分發揮占代表總數41%的9個專業組、186名代表的專業優勢,既增進了與代表的聯系,又促進了代表對人大工作的深度參與。常委會組成人員通過調研座談、上門走訪等形式,常態化聯系基層人大代表476人次。拓展代表履職信息平臺功能,運用“互聯網+”暢通民意表達,提升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的時效和成效。代表主動走進企業、社區和鄉村,全年接待基層群眾5740人次,直接幫助群眾解決了一批身邊的急事難事。
閉會期間的代表活動是發揮代表作用的重要體現。市人大常委會持續深入開展“履職為民、連心富民”代表主題實踐活動,拓展多元化履職平臺,依托代表小組,著力提升代表活動質量。圍繞智慧城市建設、科創載體建設、城市精細化管理等30多個課題,30個代表小組、專業組深入開展專題調研,積極提出意見建議。“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推進人大代表“家、站、點”規范化建設,社區網上代表工作站實現了代表與選民的全天候互動,設在民企的代表工作站成為省市區三級代表聯動履職的“根據地”,得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的充分肯定。
切實把提高代表建議辦理質量作為發揮代表作用的重要抓手。按照“提得好、交得準、辦得成”目標導向,明確任務、強化責任,不僅對四次會議以來的202件代表建議進行全面交辦,還遴選列出15件重點督辦建議、36件往年計劃解決建議和9件“反復提”建議“三項清單”,堅持全年度清單制抓好跟蹤督辦。經過各方努力,代表多年關注、常委會長期督辦的兒童福利院易地新建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關于推動物聯網科技金融應用、共享政務信息資源、加快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完善長期護理險制度等一批事關發展和民生的建議得到有效落實和推進。去年代表建議辦成率達71.8%、代表對建議辦理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99%,創本屆以來新高。
強化代表履職服務保障。市人大常委會緊扣代表履職需要,通過履職信息平臺及時推送學習資料,推進多層次、精準化全員培訓,繼續組織90名代表培訓提升履職能力。注重代表履職激勵,完善履職登記管理制度,全年有95名代表回原選舉單位報告履職情況;開展爭先評優活動,通報表揚12個先進小組、63名積極分子和13名優秀聯絡員,評選代表建議、代表調研報告“雙十佳”,進一步調動了代表履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履職渠道寬、服務保障好,代表履職的動力和活力得以進一步激發。去年,有1870人次代表參與常委會立法、監督等活動,135人次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市、市(縣)區、鎮三級近300名代表還運用河長制app監督河道治理,對26條市級重點河道開展日常監督,先后巡河反饋問題191個、督促整改176個,大大提升了河長制實施成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絡動態》刊發了我市代表工作這一創新實踐。在疫情防控中,全市各級代表更是發揮根植一線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從城鄉社區挨家挨戶的排查,到工廠車間加班加點的生產,無論在哪個崗位都有代表忙碌的身影,特別是醫療衛生戰線的代表,白衣為甲、逆行而上,自覺踐行 “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生動展現了新時代人大代表的使命擔當和履職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