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超過9000萬元,健鼎(無錫)電子有限公司多層高密度線路板技術改造(七期)項目日前進入了相關手續辦理環節,將于年底施工。據企業的信息披露,該技改項目達產后,產能不變,預計新增年產值1億元。
企業加強技術改造,不僅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提高競爭力、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的有效途徑。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的千企技改,千萬元以上開工和竣工項目732項,完成進度66.5%,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36項,完成進度76.6%,分別快于時序進度16.5個百分點和226.6個百分點;100個重點智能化項目上半年投資139.1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58%。
“通過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技術改造,拉動投資、實現質效提升,是‘做強存量’的必選項,目前被視為工業較發達城市實現基數增長較為有效的方式。”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人士表示。
看上半年的運行態勢,在總體良好的同時,反映城市后勁的一些指標比如工業投資增長“并不好看”,有業內人士指出:需要更多關注技術企業、尤其是工業技改項目,以此加快工業投資進度,“無錫企業并非投資意愿不足,走訪調研發現大部分企業信心滿滿、非常認可無錫的營商環境”。
之所以關注技改,因為它與“增量”之間不僅不存在“此消彼長”的競爭關系,還能互為供求,實現投資與產出和效率的最大化。以技改牽引產業高端裝備為例,目前已是全市9個超千億元產業集群之一,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以及冶金、石化、輕工、紡織、建材等傳統產業的新型升級,都將帶動一大批裝備產品的更新換代,為重大技術裝備的創新升級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5月份,一項名為“十千百萬”的工程在無錫啟動,通過“智改數轉”(即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手段,未來三年,我市將聚焦十條產業鏈,滾動推進百個智能化重點項目建設,創建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1500個,培育百家優秀服務機構,開展“千企畫像”數字化診斷服務,實施千企技改,推動千企上云,創建省星級上云企業超1000家,引育萬名數字工匠。
日前,《無錫市千企技改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出臺,此版“三年行動計劃”可以被視為無錫技改的3.0方案,以機器換人、生產換線、設備換芯為核心,建設無人或少人化智能工廠,明確提出了未來三年,每年滾動推進1000家以上企業升級改造,到2023年,工業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到60%以上。
“考慮智能化改造的投資成本,企業能上能不上的時候,一定會選擇不上;但是影響到發展,企業一定選擇上。”一位工業園區人士如此總結。2021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場規模將至3050億美元,數字化轉型加速,遠端作業、自動化等需求提升,并攜帶5g、人工智能等技術迭代,高成長型企業想要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能,似乎也難以繞開制造智能化、綠色化、產品高端化。6月22日,《蘇錫常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管理辦法》正式發布,鼓勵三市間優先互用、加快落地,加碼了技改扶持力度,給企業更多信心。
有關人士表示,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技改效益,在提升產能效率、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成效已愈發顯現,成為推升高質量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