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強則經濟強,經濟強則城市強。產業強市主導戰略的實施,極大帶動了無錫城市能級、綜合實力的躍升。要對沖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打贏“收官仗”、奪取“雙勝利”、繪好“新藍圖”,我們必須接續奮斗,把產業強市向縱深推進,讓無錫產業“強”起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的部署,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現代產業體系和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培育領軍型企業、放大產業集群效應,協同共建產業鏈、創新鏈,打造無錫產業地標。
產業“強”起來,關鍵在于有龍頭企業、旗艦項目作牽引。提到深圳,人們會想到華為、騰訊;提到杭州,人們會想到阿里巴巴。龍頭企業具有很強的引領力、整合力,重量級城市背后往往都集聚了一批龍頭企業,反觀無錫,領軍型企業還較為缺乏,全市市值千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僅有2家。重特大產業項目同樣具有強大的產業帶動力、經濟拉升力,城市間在重特大項目的拼搶上都鉚足了勁,無錫也需要更多像華虹、海力士二工廠、中環這樣的超百億元重大項目。因此,打造無錫產業地標,一方面要把培育龍頭企業作為產業強市的重中之重,鼓勵企業成長為“鏈主企業”“隱形冠軍”,引進各類總部機構,推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讓更多頭部企業、總部企業、平臺企業在無錫涌現;另一方面要把握重特大產業項目的現實意義、戰略意義,搶抓政策“風口”、把好招引“關口”、找準服務“切口”,大力引進旗艦項目,持續發起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大會戰”,不斷為產業強市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產業“強”起來,必須有創新資源、標桿園區、優質資本作支撐。產業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創新資源、園區、資金等是做強無錫產業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協同推進,無錫產業“復興號”的動力才更強、后勁才更足。目前,我市科技創新的“海拔高度”與產業地位相比還有落差,園區的土地產出率、成果轉化率、發展貢獻率還不高,企業、項目對優質資本的需求比較大。要讓無錫的產業“強”起來,亟需聚力建設太湖灣科創帶、聚焦打造重大創新平臺、聚智引進頂尖人才團隊,從而為產業發展集聚起強大的創新資源。要對科技型園區優化融合、對基地型園區提質增效、對傳統型園區轉型升級,打造出一批標桿園區,提高園區對優質外資、高端項目、創新資源的吸引力。還要創新用好資本市場、股權投資和信貸資金等優質資本,構建多元化、現代化資本體系,為產業強市注入資本力量。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自勝者強,自強者勝。疫情的發生給今年的工作帶來了不少干擾,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不畏艱難、鼓足干勁、再接再厲,乘風破浪打好產業強市縱深仗,打造無錫產業地標,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夯實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