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市政府辦公室關于無錫市美麗河湖三年行動(2020—2022)的實施意見》發布,明確要對所有河湖水域岸線進行系統性建設,通過十大專項行動,著力解決水質達標、違建清理、船舶整治、形象提升等難點,優化城鄉河湖公共基礎設施布局,全面提升沿湖和城市重要水域岸線綠化、環境、秩序、形象,全力打造美麗河湖 “無錫模式”、“無錫形象”,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河湖環境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幸福感。行動正全速、高質推進,2021年保質保量完成,2022年6月完成鞏固提升,實現“推窗見綠”“開門親水”“移步進園”目標。
美麗河湖治理是經濟轉型發展的推手。市水利局局長張海泉說,河湖變美了,城市就能吸引更多優質人才,人才集聚產業才能興旺。此次美麗河湖行動,將緊密結合我市太湖灣科創帶建設,加快推動我市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助力推進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將我市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勢。
“以往河湖治理著重解決局部問題,此次美麗河湖行動則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注重系統性治理、整體性提升,更好地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訴求。”市水利局生態河湖處處長秦挺峰說。當前,城市黑臭水體時有反彈回潮,河湖水域岸線總體外觀形象水平偏低,船舶無序停放等現象仍時有發生。美麗河湖行動通過水利、生態環境等部門協同推進,地方政府全力建設,與太湖治理、長江大保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統籌聯動,發揮最大綜合效益。目前,各專項行動方案已加緊制訂并實施。
對治理見效慢、治后又反復等問題做好“減法”。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美麗河湖行動針對國省考不穩定達標斷面所在河湖加大入河排污口整治力度,明確要通過排查、監測排污口水質及排放情況、對排污問題溯源并整治,全力改善水環境質量。對河湖水面垃圾清運建立長效管控機制,對河湖岸線亂占、亂采、亂堆等違法違規行為加緊治理并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對河湖非法圍網管樁全面拆除并無害化處理,對三無船舶嚴厲打擊,對河湖住家船舶全面調查并按規定整治,條塊結合,對內河非法碼頭進行整治——這些治理舉措相當于給河湖去除一個個病灶。
對服務設施不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或已跟不上發展形勢等現象做好“加法”和“乘法”。針對老百姓關注的身邊河湖環境與設施,美麗河湖行動提出要對河湖岸線裸露的泥土、土地進行復綠,對周邊建筑設施包裝出新,對便民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按“一河一景、一岸一綠”原則提高河湖岸線綠化率等,進一步做好“城市家居”“加法”。同時,我市要按綠地、林地、濕地同建,經濟、生態、景觀效益兼顧要求,總體規劃設計沿河湖區域城市形象與景觀,打造河湖岸線林帶、綠帶、生態帶,使相關板塊、部門按同一方向治理,提升美麗行動效應,做好“乘法”。我市還將對旅游客運船舶在標志標識、引導服務等方面加強規范,對重要河湖岸線的步道進行貫通,對路、橋、停車設施等公共基礎設施加快完善等,做好“乘法”提升城市形象。
引人注目的是,美麗河湖行動被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考核結果將與項目安排、評先評優等掛鉤,并設立“紅黑榜”予以通報和公開。市水利局負責人介紹,美麗河湖建設不僅僅是政府的事,還要暢通電話、網站等監督渠道,聽取群眾呼聲、接受群眾監督,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